“司令。永恒市第三军团向您报道。”

车头的小伙说话字正腔圆,目不斜视。

相南里放下枪:“那么,改天见。”

范佩西没有再吭声,目送载满货物的爬行者大摇大摆地离去。

爬行者的长尾还不经意地往他们的方向扫过。扇出一阵劲风,吹得后面的灌木东倒西歪。

薄荷糖的味道已经化在了喉间,范佩西脸上的笑容收敛。

副官上前一步,低声道:“大人,要不要给他们点教训。”

“你说。”

“我们在河流上游,往水里加东西。或者找人烧了他们粮仓;还可以在春耕时候往土里加毒药。咱们团里收留的好几个学化学的,平时好吃好喝供着,不就是干这个用的……”

也多亏李华(李斯特)在团里工作时比较混日子,很低调,表现出的专业素养相当一般;要不然,大概也会被好吃好喝地供起来,控制住。

范佩西劈头盖脸地呵斥:“教训当然可以给!但意义是什么?就为了出口气?粮没了,我们的人吃什么?两脚羊吗?!而且基地一共有四座城市,又不止永恒市一个地方种粮!‘打不死的异种,就不要去招惹’,这句谚语你没学过吗?”

“我tm在地表又没有义务教育,我当然没学过。”副官委屈地反驳,“那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我们的人也需要安置!粮食是真的告罄了……将军,我们跟着你,可是想过好日子的!”

范佩西深吸一口气:“让我再想想。”

……

……

在虚假的武力威慑下,相南里终于顺利进城。

他快有半年没回永恒市了,虽然名义上,基地主城在黑石山上,但其实永恒市才是梦开始的地方。

这半年,城里又翻新扩建了一遍。常住人口更是暴涨到了20万。感觉规模和风格,都从中世纪农村步入了新世界县城。

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农贸的发展,贸易又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市中心建起基地里的第一个超市,还挂出了LED屏幕(从人联那买的)。

屏幕里通常播放着按周录制的新闻,也会在这里通知市民们最新的政策。

譬如最近,led屏幕滚动播放的就是“永恒市难民管理条例(暂行)”。

最近,城内不接收难民,除非有城内有户口的市民愿意提供“担保”。

进城的难民需要登记,领一张临时身份卡。

第一周,基地会免费发放救济粮,并提供住宿。与此同时,有特殊技能的难民也可以去“人才管理局”登记。符合人才招聘条件的,能直接获得城镇户口,并且分配到对应单位实习。就算没到“人才”的标准,只要有点知识在身上,也能分去学堂,教一下扫盲班;或者分去政府机构,做一些文书工作。

基地确实富裕起来了。要知道,以前能识字就算人才了,各大单位抢着要,现在管理局的标准提高了不少。最后,只有327人通过了基地的考核。

第二周开始,就需要难民自己解决温饱问题了。住宿依然免费,但食物需要用基地的电子货币购买(公民积分)。

没有特殊技能的难民,可以去人才管理局的大厅,多看看滚动屏上的招聘信息。这里有月结工作(服务员、雇佣农等),也有日结工作(货运、工地等)……总之,在基地,只要肯干活,就没有饿死的人。

第二月,如果依然住在基地提供的“临时宿舍”,就要缴纳房租。房租不贵,每人200积分/月,未成年或残疾人减半。介于天灾才爆发一个月,目前,还没有难民需要交租。

相南里在脑海里估算了一下。现在城内收容了约2万难民,靠着粮食和友好的分化政策,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暴动,到第二月,这些难民能上交300万积分的房租往往代表他们在上个月,给基地创造出了远超300万积分的财富。

但这300万基本是白捡,前期投入不超过30万。

怪不得人人爱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