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2 / 2)

有人会耕种,而杜家的人这样算是回家了,自然不会在意晦气。

叶眉激动的拉了拉柳荣的手,同时还不忘对着桂姨娘炫耀的抬了抬下巴。

柳荣苦笑,这倒也不必,不过是买一片荒地。

柳才一听也好,“行,看你日子过好了,我和你母亲也放心了。你一会儿随为父去衙门办手续,我让韩铺头带着衙役和主薄直接驾车过去给你量好,也快过年了,直接给你把地契办好。”

柳荣连忙行礼感谢,这个时候就看出父亲是县令的好处了,要是别人办估计要节后了,而且这丈量上估计也能宽松点。

柳荣留下春花独自去彩云坊,自己跟着衙役跑这一趟。路上遇到正带着杜巧回门的花二叔,柳荣下了马车快速交代了一下,花二叔和杜巧也觉得这是好事,这样日后大家就会常来杜家庄了。

丈量后,主薄登记,柳荣看的明白,说是三十亩地,其实给量了三十三亩左右。

回去办好手续,按照二两一亩算的,手续费直接免了,一共六十两,拿到地契,柳荣有给了主薄和韩捕头二两银子感谢。

办完这些,已经过晌午了,柳荣回叶院随便吃了点,赶去了彩云坊。春花独自完成了交货和记录,都没有问题,而且已经提前和顾芳说了柳荣要开铺子的打算,不过说的不详细。

顾芳一见柳荣来就拉着她,“妹子,你快说说,你的计划。只要你不嫌弃,我帮你出出主意。”

柳荣从怀里拿出几张纸,“芳姐,我可仰仗你的经验了。”

顾芳一边看,柳荣一边解释,周铁嘴也凑过来听,“这铺子听着就好,新颖雅致的很。”

顾芳笑了,“你就会读书打官司,还懂生意呀。不过你这次眼光还真是不错。”

顾芳对柳荣说:“妹子,我觉得行,你这门生意本钱不大,关键是杜恒做出来的东西确实好,你再包装好,那就物美价廉了。不过毕竟这个铺子卖的都是新东西,就怕这沧县的人一开始不接受,而你们恐怕周转资金也不多吧,所以开始也不那么容易。”

柳荣点头,芳姐就是会看门道,于是两人详细讨论了店铺位置、装修、存货、定价这些的安排,周铁嘴觉得插不上嘴,去一边哄孩子了。

两人不知不觉商量到天色晚了,杜恒下工过来找柳荣。柳荣揉了揉肉脖子,“芳姐,先麻烦你帮我留意着铺面,我就回去了。”

顾芳点头,“放心吧,这沧县大街我可是熟悉的很。”

柳荣特意想起来,“芳姐,过了年虽然我会和杜恒开铺子,刺绣交货你也别担心。我婆婆、我们村的小菊母都女能加入进来,手艺质量和进度我会把控。再说我娘亲过了年就搬出来单住,时间更自由了。”

“好,我知道你会安排好的。”

柳荣和杜恒踩着晚霞往家走,柳荣想起之前看过一个调查,说夫妻通勤同路会提升幸福感,现在看着这满天的晚霞,柳荣觉得确实是,一路上兴奋的说着去杜家庄量地的经历、顾芳给的建议。

春花跟在后面忽然有些寂寞,以前姑娘有什么事情都是和自己说,现在全都说给姑爷了……

回到家,柳荣拿出杜家庄的地契给一家人看,而上面所有者并不是柳荣自己,而是杜恒的名字在前面,杜祥感激的看了柳荣一样,柳荣笑了,“这本来就是杜家庄的地呀。”

“哎哎,好好。你和恒儿拿主意,这片地怎么种,我和你娘出力气就行。”

转眼就是年了。柳荣送过去最后一批刺绣,整理好最近的账目,给柳才夫妻送了一点山货表示孝敬,给叶眉和果嬷嬷送了一只鸡,接着又拿出两天时间,教授小菊母女和婆婆刺绣。这三位都是有基础的,柳荣按照用户的角度,强调了一下配色和疏密针法,就进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