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由感慨,自打慧嫔从冷宫出来后,这宫中的热闹就没停过。

只是不知道这一场风波,慧嫔还能不能安然度过。

……

翌日。

许昭仪到的很早,她身后是一排捧着托盘的宫人,托盘中摆放着她这段时间抄写的佛经。一垒垒的佛经,全都是许昭仪这段时间的血汗成果。

面对众人投注过来的诧异眼神,许昭仪内心颇为得意。

在看到角落里的沈才人和赵美人时,她更是抬了抬下巴,露出了骄纵得意的表情。

她听说她们两每天抄完佛经都会悄然送到宁寿宫的小佛堂,许昭仪觉得她们不是一般的蠢笨,每天送几卷过去,哪里有此时一口气拿出来要震撼人心。

过了一会儿,宁寿宫的周嬷嬷带着宫人出来。

许昭仪立刻换了一张殷勤的脸,“这些是我这些时日为圣母娘娘抄写的佛经,只盼着佛祖能够看在我一片诚心份上,让娘娘早日康复。”

周嬷嬷只是微笑,“昭仪娘娘辛苦了。”

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话。

许昭仪虽有些不满,但不敢表现出来。别看周嬷嬷只是一个奴婢,但她可是太后最为器重的心腹,于是她很快就给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

许昭仪在后宫人缘不好,虽然她到得早,但没什么人上前和她搭话。

其他嫔妃陆陆续续抵达,等虞妙华到场的时候,全场仿佛被法术定住了一样,停滞了片刻后才恢复原状,只是她们的视线似有若无地往虞妙华身上飘。

让她们惊讶的是,虞妙华精致的脸上完全看不到半点的颓废和不安,脸色还白里透红的,一看就是休息得很好,容光焕发得让人怀疑人生。

虞妙华她完全不担心太后对她发难吗?

还是说她有信心皇上这一回又会站在她前面保护她?

皇上可真是宠爱她啊。

她们不由心中一酸。

更让她们跌破眼球的是,虞妙华才落座,宁寿宫的宫女便将一份雪蒸糕送了过来,“娘娘慢用。奴婢知道您不喜太甜,特地交代他们减了三成糖。”

虞妙华露出了明媚的笑容,“谢谢迎夏姐姐。”

她每次来宁寿宫都是迎夏姐姐伺候的,两人可以说是很熟悉了。

除了点心,迎夏还泡了她喜欢的茶搭配点心。

虞妙华自在地吃刚做好的雪蒸糕,神态颇为惬意自在。

许昭仪呆了呆她们来宁寿宫请安过这么多回,哪里有这样的待遇。虞妙华和宁寿宫的宫女这么熟悉的吗?小厨房甚至还会做她喜欢的吃食……

太后娘娘真的厌恶虞妙华吗?

许昭仪忽的感到了强烈的不安,有种自己要翻船的预感。

她强自镇定下来,安慰自己:说不定是那宫女眼皮子浅,看不出上头主子的意思自作主张讨好虞妙华。

太后怎么可能不讨厌虞妙华?

在虞妙华用了半碟点心后,皇后到了。

一炷香后,太后从内殿走了出来,她并没有穿着华美的朝服,只是家常衣裳,但身上自有一股久居高位的威严。凤目淡淡扫过,让人不由低头垂眸,不敢与她视线对上。

她们注意到,太后脸上已经看不见之前的病容,看上去气色极好。

皇后带着一贯温柔的笑意,“母后身体可安康了?”

面对皇后,太后还是给了好脸色,“身体好得差不多了,再吃两贴药即可。”

“哀家听说,关于我这一场病,宫里最近出现了不少流言蜚语啊,看来大家都很关心我身体。”

皇后连忙请罪,“儿媳治宫不严,竟让那起子小人扰了母后清修,还请母后治罪。”

太后说道:“这事和皇后你无关,你一贯仁善,哪里想到人心险恶,有些人为达目的丧尽天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许昭仪脸色白了白,太后这话听着有些不善,不像是要治罪虞妙华的样子,倒像是要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