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2)

晌午孟氏母女在这边用了饭,才打道回府。

阿娇继续经营自己的小铺子,一边也留意街头巷尾的议论。

长兴侯是五月初七定的罪,除了罢官降爵,还要仗刑二十入狱半年。人关进去了,关于这案子的议论也渐渐从百姓们口中消失了,京城繁华天下第一,每天也都发生着各种大事小事,没人会一直念叨一桩旧热闹。

直到冬月初八,长兴伯灰头土脸地从牢狱出来,被两个儿子接回冷冷清清的伯府,这案子才又被人提及。

阿娇留意的不是案子,而是赵宴平。

她以为赵宴平破了案立了功劳就会升官,可也不知道是升了没人提,还是根本没升。

一晃半年,他再没有跨进绣铺,阿娇也没有特意派人去打探他的消息。

两人都在京城,却仿佛仍然分隔千里。

又是一场大雪纷纷落下,阿娇坐在窗前,心想,那些过去的,可能真的只是过去了吧。

狮子巷。

赵宴平已经咳了两日了。

他是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对京城的寒冷准备不足,入秋时就病了一场,眼下又是因为受寒发了一场热,他还不肯告假,每日早早都去大理寺点卯。

这日从大理寺回来,赵宴平精神不济,饭也没吃就躺下了。

郭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官爷,在武安县的时候,官爷跟铁打的似的。

放心不下,郭兴熬了药就来官爷屋里守着,看着官爷苍白的脸,郭兴想到了江南的太太、姑娘。快了快了,这个月她们就要出孝了,一出孝马上进京,顺利的话还能赶过来陪官爷过年,人一多,这宅子就热闹了。

想的出神,昏睡的官爷突然发出一声呓语。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郭兴看着官爷憔悴的脸,只见那嘴唇翕动,又唤了一声。

是小娘子的闺名。

郭兴愣愣地看着官爷。

他还以为官爷已经放下了,进京路上还警告他不许擅自打听小娘子的消息,连给妹妹写家书也不能提到将军府与小娘子的任何事。可官爷病成这样还在念着小娘子,哪里是放下了?

郭兴又记起了小娘子离开那日,官爷吐出来的血。

如果,如果小娘子在,官爷会不会恢复得快一些?

可是,小娘子现在是将军府的表小姐,有何道理要来照顾官爷?他真去找了,官爷不会高兴,也是给小娘子添堵。

还是盼望太太、姑娘快点抵京吧。

第80章

卢太公做了三十多年的大理寺卿, 他最痛恶的就是达官贵人往大理寺塞羽翼。

户部、吏部、兵部那些地方的油水已经够多了,大理寺掌管天下刑狱案件审核,理应是天下最公正的地方, 如果大理寺里面也搞结党营私那一套, 天底下该多出多少冤案?

既然淳庆帝再三请他回来掌管大理寺,卢太公就跟淳庆帝要了一个特权, 吏部可以往大理寺派遣官员,但只要他发现大理寺内有玩忽职守、贪污徇私或德不配位的官员,只要他有证据,他就有权将此等官员撵出大理寺, 无论对方有什么家世身份。

淳庆帝也想要吏治清明, 请卢太公重新出山就是不想大理寺也沦为后妃、皇子乃至权臣们争权夺势的地盘,自然应许了卢太公。

因此, 从得知吏部新派来的从九品司务并非科举出身, 只是皇后之弟永平侯举荐过来的一个地方小捕头,卢太公就开始留意赵宴平了。

赵宴平的入寺考核是卢太公亲自主持的, 小子很不错, 没多久赵宴平又凭一己之力破了绣娘崔珍失踪的案子, 让他总算有罪名惩罚那恶人长兴侯, 卢太公越发欣赏赵宴平了。

卢太公惜才, 他想栽培赵宴平, 但仍然担心赵宴平是永平侯安插过来的一枚棋子。

因此, 虽然赵宴平立了功劳, 卢太公仍然只把他当一个寻常的司务看待,一连半年卢太公都没有见过赵宴平一次, 只让人盯着赵宴平,发现赵宴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