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2 / 2)

无辜被卢太公提了一嘴的没能破荆州案的大理寺二把手左少卿蔡岐,神色微讪,低头做惭愧状。

淳庆帝看着卢太公咳红了一张脸,心想他真派卢太公去,只怕卢太公还没到荆州,就被颠簸得想回也回不来了。

看着卢太公的老态,淳庆帝也想到了自己。

卢太公快七十了,他也快六十了,君臣俩到底谁会走在前头,都说不准啊。

为了让卢太公多活几年,淳庆帝下旨命卢太公回府养病,先养一个月,好了再回大理寺。

他一片好心,却被卢太公私底下嘀咕了一顿。

什么皇帝,他辞官养老的时候皇上非要把他请回来,现在他兢兢业业地掌管着大理寺,皇上又非要他回去养病!

赵宴平这次去荆州,对大多数官员来说都只是听听而已,但也有几位私底下议论了一番。

毕竟赵宴平都是他的侄女婿了,傍晚薛敖回到将军府,便对孟氏提了此事:“你说说,赵宴平这算是运气好还是不好,成亲半个月就被派去两千里以外的荆州,卢太公这么信任他,他要是破不了案,回京就等着被人笑话吧。”

孟氏瞪他道:“你怎么就不会说点好听的?宴平能从一个小捕头做到今天的七品京官,靠得可不是那位进了宣王府的妹妹,卢太公派他去,就说明卢太公相信他一定能破案,等宴平立了功回来,年底三年一次的政绩评审卢太公再为他美言几句,说不定官职还能升一升。”

薛敖叹道:“不是我泼自家亲戚的冷水,七年都没破的案子,你,你还是别想太美的好。”

孟氏干脆不理他了。

埋怨丈夫乌鸦嘴归埋怨,孟氏还是去了一趟狮子巷。

阿娇在陪柳氏修剪花草,给自己找点事做,才不会老去想那远行的男人。

孟氏与柳氏寒暄几句,就与阿娇单独回前院说话了。

“这案子,宴平有把握吗?”孟氏问阿娇道。

阿娇苦笑:“远在千里的案子,光看卷宗只能看出如今被抓的嫌犯可能受了冤屈,其他的都不好说,得过去了才能开始查。”

孟氏愁道:“他真是接了个烫手山芋。”

阿娇疑惑问:“这话怎么说?”

孟氏低声给侄女分析:“他破不了案会有什么后果,你肯定懂,可阿娇你想过没有,就算宴平破了案立了功,也不见得是好事。卢太公这把年纪了,还能做多久大理寺卿,等卢太公一倒,接任的八成会是现在的左少卿蔡岐。卢太公性情耿直说话没遮拦,今早还损了蔡大人一把,若宴平真破了蔡大人没能破的案子,等蔡大人接管了大理寺,他会看宴平顺眼?”

阿娇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左少卿蔡大人,现在听姑母这么一分析,阿娇才终于体会到了官场的艰难。案子办砸了,要被嘲笑,办好了,则要被上峰介怀。

“兴许,兴许蔡大人不是那种人呢?”阿娇小声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