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送上门来的鸡,如此大好机会她岂能放过?
至于斩杀言官会引来天下读书人的讨伐?这一点凌欢根本就不在意,对于她来说,人才有很多,她若是想,只需要过段时间以新帝的名义重开恩科便可收纳人才,而那些尖酸刻薄,才学一般,却开口闭口圣人之言,打心眼里看不起女人的人,她亦不希罕。
她要这些人明白,这天下是秦家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那些心怀鬼胎,三观不正的所谓的读书人的天下。
“太后娘娘只顾发泄一时之愤,难道就不怕被天下读书人唾骂?”翰林院侍读学士李大人上前一步说道。
“公道自在人心,只要哀家立身端正,又岂怕那些诬蔑之言?更何况,林贼不过是个巧言令色的伪君子,这样的小人,岂能代表天下读书人?”凌欢轻嗤一声,淡淡地说道。
李大人心中不满,正欲说什么,可在下一刻却对上太后娘娘那双似笑非笑的目光,心下不由一凛,急忙垂头退下,不敢再出言。
李大人是翰林院的人,翰林院是读书人的天下,能在翰林院任职的都是出身清贵的文人,其中有部分还是寒门子弟,因此翰林院并不属于世家与宗室的势力,他们是真正的保皇党。
李大人之所以会出言,并非是为了林御史说话,更多是因为兔死狐悲的不安,毕竟林御史虽然不是翰林院的人,却也是读书人出身,这样的人也曾是从千万学子中科举出来的人材,可这样活生生的一个人,却因为对摄政太后不敬,被太后亲手斩杀在朝堂之中。
李大人虽然忠心爱国,是正经的保皇党,可他也有当下读书人的通病,那就是打心眼里有点瞧不起女人,可太后娘娘显然与他印象中娇娇弱弱的妇人不一样,她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坚韧心性以及强硬的气魄,甚至手刃他人而面不改色。
这样的摄政太后让人心中惶恐,可也诡异的让人心安。
有太后娘娘守护着,想来新帝应该能够顺利成长,如此也免去了一场乱世之祸。
随着左都御史丁奇和侍读学士李大人的偃旗息鼓,林御史被诛杀之事彻底落幕,再也没有人敢提起。
同时朝中的文武百官也对这位新的摄政太后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摄政太后虽然是妇孺之辈,却不是个好惹的,那些想要挑事的人也得斟酌一二,轻易不敢冒头了。
凌欢对这样的结果十分满意,她虽然是遵先帝遗诏临朝摄政,可她本身并没有威望,再加上又是女流之辈,想要震慑群臣极其不易,如今杀了林御史,正好达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日后她处理起政事来,也不怕被这些老狐狸阴奉阳违了。
第394章 教子
下朝之后,凌欢陪着秦旭回正乾宫。
这一路上秦旭十分沉默,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活泼,凌欢知道儿子是被今日这血腥的一幕吓住了,可她并没有出言安慰他。
身为一国之君,他要学的不但是如何治国,还要学会掌控人心和克制自己的情绪。
君主最忌心慈手软优柔寡断,她不希望她精心培养出来的儿子,是个心软之人。
他要做一个明仁之君,但却绝不能做一个轻易被他人影响情绪的君主。
回到正乾宫,秦旭仍然有些郁郁寡欢,凌欢皱了皱眉,轻声问道:“可是被母后吓着了?”
秦旭摇了摇头,说道:“儿臣不是怕,只是,母后,非要杀那人不可吗?母后杀了人,那些臣子会说母后心狠手辣,外面那些学子也会批判母后。”
“皇儿是怕母后会被这些影响?”凌欢眼神柔和地看着儿子。
“儿臣不想母后被天下人唾骂,母后明明做得很好,是那些人一直在为难母后,他们不愿意母后摄政。”秦旭虽然年纪小,可他毕竟早慧,又是老太傅与秦封精心教养出来的,很多事他心里都明白,也知道自己的母后有多不容易。
父皇死了,有母后在他才能够坐稳帝位,若不然,他恐怕已经成为朝中重臣争权夺利的棋子。
而且他心里十分清楚,在父皇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