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卿在皇帝身边当秘书当了好几年,磨砺得政治手腕成熟之后,被皇帝安排到六部之中历练,想要重用他。

李长卿按照自己阿爹的建议选择了工部,他在工部召集大量工匠,提出灵感方向,让工匠制作出了能够增加生产效率的农用工具。

李长卿将这个好消息上报给皇帝之后,皇帝顿时大喜,厚赏了参与制作的工匠,又把李长卿升了官。

之后李长卿在工部又是做出方便修路的水泥,又是弄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肥料,各种对民生有利的东西在他的建议下诞生,天下百姓也因为这些东西受益匪浅。

皇帝虽然好名声,但也清楚只有百姓安居乐业自己的皇位才坐得稳,很清楚李长卿弄出来的这些东西的价值,他越发的认为自己就是千古圣君,才得以遇见李长卿这样的贤臣。

皇帝对李长卿越发的看重礼遇,各种物质赏赐和升官毫不吝啬,就想在史书上留下自己与李爱卿君臣相得的佳话。

李长卿在司源的暗示提醒下,也没少对皇帝感激涕零的表示:“皇上真乃千古圣君,日后史书上定会留下皇上的千古圣名,微臣能得皇上看重,是微臣此生之幸!”

把皇帝吹捧得越发的飘飘然了,嘿嘿,李爱卿也觉得跟朕君臣相得啊!史官快记上记上,快把李爱卿对朕说的话都记上!

李长卿越吹捧皇帝是个千古圣君,皇帝就越发的有圣君的偶像包袱,任何有损圣君形象的事情他都是不做的,就算一时冲动的做了,也会在李长卿的隐晦劝谏下‘知错能改’,提现了千古圣君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

李长卿屡次立功,又如此受皇帝看重,自然会侵占其他人的政治资源,而且李长卿还主张改革,触动了守旧派贵族的利益,李长卿在朝堂上的政敌也相当多,这些政敌们都想搞死李长卿,经常给李长卿泼脏水。

但李长卿入仕为官以来,在皇帝身边担任秘书长好几年,政治敏锐度早就被磨砺出来了,背后还有一个算无遗策的司源当军师。

可以说这些政敌对上李长卿,那是蹦跶一个死一个,不仅遭了皇帝的厌恶,连整个家族都被连累了。

李长卿杀鸡儆猴了几次,他的那些政敌们就不敢再在明面上蹦跶了,李长卿改革的阻力也就减少了许多。

皇帝也清楚改革的困难,有些想打退堂鼓,但李长卿给他画了各种大饼,甚至把后世之人会如何夸赞皇帝是有先见之明的千古圣君的方式都描述了出来,皇帝心痒痒极了,于是为了史书留名,千古流芳,皇帝硬是顶着压力支持李长卿改革。

第30章 状元郎的爹是个逢赌必赢的神棍!

第30章: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改革从来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历史上改革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改革成功了但事后被皇帝处死以平守旧派怒火的情况出现。

李长卿若不是得到自己阿爹的支持,他也不敢上书皇帝请求改革, 毕竟他不是孤身一人, 他还有阿爹阿娘需要保护, 若是他因改革得罪了太多人又被皇帝放弃了,他们全家都得完蛋。

但这些年来司源算无遗策逢赌必赢的深刻印象让李长卿对自己这个父亲充满了信心,所以只需要司源对他说一句:“尽管放手去做吧, 有阿爹在呢。”

李长卿就有了无尽的勇气,感觉选择改革这条路的艰难险阻都不算什么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改革开始之后,李长卿多次遭遇攻讦与刺杀,但有司源在背后支持他, 他每次都能料敌先知, 做好应对措施。

被人在朝堂上攻讦, 他就舌战群臣, 只要皇帝愿意公平公正的处理他与其他人的矛盾,不偏袒那些臣子,他就不会输。而皇帝是支持改革的,他不在朝堂上偏袒李长卿就不错了,所以皇帝自然是能够秉公处理的。

皇帝本来在被李长卿的画大饼忽悠得支持改革之后, 已经做好了需要帮李长卿撑腰撑到焦头烂额地步的心理准备。

但让皇帝意外和欣慰的是, 面对那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