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何意?”赵夫人一顿。

“二哥外放多年,是时候该回来了。”赵瑾含笑开口,“日后在母亲眼皮子底下,自不必您牵挂着了。”

“就他那个榆木脑袋能调回来?凭什么,凭那比臭石头还硬的脾气和脑子么?”赵夫人虽然记挂着儿子,但提起他还是隐隐带着嫌弃的。

“二哥只是性子板正顽固了些,为官却是尽心尽力的,调回来不难,即便不能高升,但回家来总是好的。”

赵瑾兄妹三个,只有赵二哥将赵老爷夫妻的悉心教导听进了心里并时刻践行着,当然他也完美继承了赵老爷迂腐刻板的性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为人正直固执,行事一板一眼,也丝毫不懂变通,赵老爷好歹还混到了三品鸿胪寺卿,他却因性格原因多年来止步五品。

所以这些年赵老爷从未走关系叫他升任过就那臭脾气,但凡站高点就要出事了。

对于裴西岭曾提携赵大哥一事他从未阻止,但赵二哥坚决不行。

裴西岭当然也不会上赶着非求着提携二舅哥,但对于后者的品性为人,他素来持欣赏态度。

赵夫人自是希望儿子回来的,但还是狐疑地打量赵瑾:“听你这口气,像是笃定你二哥能回来,你真是去忙生意的?”

“的确是忙生意,帮二哥只是顺手。”

赵二哥一个五品同知,柔嘉长公主不会吝于分点功给他,且她们在化宁的诸多行事免不了要借赵二哥一些便利。

赵夫人只能点头:“若你二哥能回来自是最好,不过不必勉强,万事先顾着自己。”

赵瑾笑了:“知道知道。”

“二叔要回京了?”

赵永阳一家三口刚进门就听到两人的话,不由惊讶道。

“还做不得准呢。”赵夫人道,“单看他政绩考核如何吧,若能回来自是最好。”

见礼过后,赵永阳笑道:“二婶身子不好,若能回京休养自是最佳,四弟到了年纪,读书和相看也都该回京才更妥当些。”

赵二哥嫡子名唤永康,在赵家排行第四,上头哥哥除了赵永阳,还有两个赵大哥的庶子。

赵夫人也叹着气点点头:“她那个身子呦……”

“京城风水养人,二嫂若回京养着,必然能更康健些。”赵瑾宽慰道。

赵夫人又是沉沉一叹,没再说话。

统共就两个儿媳妇,前头的势利闹腾,叫她见着就烦,后头这个倒是个顶好的性子,偏偏生了嫡子后身子不济,多少灵丹妙药吃进嘴里都不顶事,一年里有一半时间都是在床榻上度过,吹不得风受不得凉。

她为儿子子嗣考虑赐下的通房,却与儿子并不相干,活像是给儿媳妇赐了个贴身照顾的丫鬟,整日不离左右。

见着赵夫人眉眼间浮起愁闷,赵永阳立即转移话题:“姑母要去化宁?”

“对,有些生意上的事要解决。”

“姑母一人前去?”赵永阳微微皱眉。

“我与柔嘉长公主一道。”

闻言,赵永阳脸色微松:“那便好,多个人总多个照应,只是化宁路远”

“你送你姑母去。”赵夫人忽地开口。

赵永阳惊讶一瞬,随即便应了下来:“也好,侄儿虽身手不足,但总能当个劳力。”他笑看向赵瑾。

赵瑾也意外开口:“我身边侍卫不少,不必劳阳哥儿辛苦走这一趟。”

“他是晚辈,你只管使唤就是。”赵夫人不置可否,“正好给你那呆瓜二哥开开眼。”

什么意思?

赵瑾眉梢微挑。

赵夫人只含糊道:“你去了便知。”

赵永阳也识趣地没再多问,只道:“姑母准备何时出发,好叫侄儿准备。”

“明日是柔嘉长公主小孙女的满月,过了后日便走。”

赵瑾话落,绫姐儿就问道:“姑奶奶要出门吗?”

“是呀。”赵瑾笑眯眯看着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