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五特意找了负责钱舅舅那块的将军,和对方特意说了一声,只要下个文书就完了。
钱东明得到赚军籍的文书,一时愣在了当地,跟他玩得比较好的总旗就大力的拍着他的肩膀道:“好小子,这些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钱东明回过神来,握紧手中的文书,就忍不住蹲在了地上落下泪来。
总旗就骂了一声,“哭什么?这可是大好的事!”虽这样说,但并没有将人拉起来,心中微叹。
钱东明跟在参将身边也有五年了,这五年立了不少的功劳,特别是上次还救了参将,可就是因为是奴籍,这些功劳都记不到他的头上,如今除去了奴籍,又有参将那的情分在,以后钱东明怕是要熬出头了,也难怪他要哭。
总旗感叹道:“参将待你到底是好,肯为你下这样的力。”
钱东明虽然有功绩在,但因为是流放的,要转军籍就要通过一系列的手续,很少有人愿意去为底下的奴仆去打点和走动。
钱东明却知道,这多半是李石和木兰帮忙的。他虽然救了参将,参将也念着他的好,但参将也是从草莽出身,上面根本没什么人脉,根本就不可能帮到他。
如今,钱东明只想赶紧写信告诉父亲这件好事,也不知道表妹他们是不是帮父亲也转了军籍。
而在辽东的钱舅舅,正满手颤抖的拿着那张文书,满是老茧的手有些无措的擦了擦,仔细地看上面的字,直到确认了两遍,这才眼眶泛红的跪下冲文书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大人!”
文书微微点头,笑道:“这是上头的恩典,也是你的手艺好,这些年为营打造了不少的好东西。行了,赶紧回去告诉你家人这个好消息吧。对了,因为你手艺好,上头打算将你调去京西大营,回去收拾收拾东西,五天后就跟着去京西大营的一起启程吧。”
钱舅舅的脸一僵,无措的问道:“那,那小的家人。”
文书一笑,“自然是跟着一起去的,军户都可携带家眷,只要你们跟得上。”
钱舅舅就松了一口气,干嘛作揖离开。他疾步往家里赶,只有五天的时间,他得赶紧准备一些东西。
从辽东到京城,他们都是走路去的,但他拖家带口的,总不能也走着,妻儿的速度肯定跟不上大家的脚步,所以最好能备一辆驴车,而且,沿途需要的干粮……幸亏这些年还赚了一些银子,不然……
钱舅舅想到在京城的大儿子,嘴角就忍不住往上翘,他们一家很快就又能团聚了。
对于钱舅舅带回来的好消息,赵氏有些不可置信的拿着那文书看了又看,忍不住一再的问道:“上面真的说了我们能转成军籍了?”
钱舅舅点头,眼睛发亮的道:“我明天就拿着户籍去军营和衙门里交换。”
赵氏就不由的掩住嘴巴,眼里忍不住流下激动的眼泪,“也就是说,我们不是奴籍了?我们可以给东明,东信说亲了?”
钱舅舅想到大儿子如今都二十一了,也心酸的点头,“是,到了京城我们就给东明找个好人家的姑娘。”
赵氏身子却突然一僵,尖锐着声音道:“当家的,东明的奴籍分出去了!”
钱舅舅身子一僵,这才突然记起这件事,当初之所以同意将东明的奴籍单独分出来,也是因为想着对方呆在军官的身边,以后立功的机会多,脱离奴籍的机会也大,如果少了他们一大家子的拖累,只会更加容易,没想到,如今却反了过来。
俩人兜头一盆冷水,情绪都有些低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