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缓两天,孩子们也要适应,要是缺了什么东西就叫人过来与我要,先将日子过起来再说。”
王氏回来,自然要回娘家看一看,只是她也实在是累,就给娘家那边送了一封信,打算过两天再回去看看。
王先生却心急女儿的消息,第二天就让两个儿媳妇上门来看看,木兰忙将人接进来,然后送到王氏那里,也不多留,将空间让给她们说话。
董氏就叹道:“大姑子真是有福气,碰上这么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姑子。”
王氏就打趣道:“弟妹这话说的,难道我就是胡搅蛮缠的?”
董氏没怎么和王氏接触过,顿时有些尴尬,不过片刻就笑着恭维道:“大姑子自然是和李娘子一样的知书达理,不然也不可能与李娘子相处得这样好了。”
王氏好笑,“行了,快别贫了,坐下和我说说家里的事,父亲的身体如何了?两个弟弟的学业可还好?”王氏顿了顿,又问:“娘现在身体可还健朗?”
王氏的两个弟弟知道姐姐要回来,就打算见过姐姐一面之后再进京赶考,而这次,王先生也要跟着进京。
一来,王先生也多年不进京城了,二来,他也想多指导两个儿子一些日子,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两个孩子考中的可能性很大,而考中之后要跑官。
王先生本人看不上砸钱的行为,他们家也没这么多钱,所以就想着进京亲自为孩子跑跑腿。
他二十多年的先生可不是白当的,不说桃李满天下,但学生故旧不少,加上原本王家的关系,有他在和没他在的区别太大了。
王先生虽然自己淡泊明志,不出仕为官,但他却希望儿子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自然要尽最大的可能来帮助儿子。
王氏就敲定两天后回娘家看看。
知道了大姑子的情况,钟氏和董氏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见过女儿,王先生的心彻底放下心来,特别是看到女儿红润的脸蛋和两个白白胖胖的外孙,王先生更是安心,他将儿子儿媳都赶出去,私下里问女儿,“本来这事该是你母亲问你的,但是……”王先生顿了一下,压低了声音问道:“这几年你写信回来总是说阿文对你好,我这次亲自问你,阿文真的没人?也没收通房纳妾的意思?”
被父亲问这样私密的事,王氏羞红了脸,但她从小与父亲最亲近,也只是羞涩了一下,就大大方方的点头,“他待我始终如一,除了特别忙的几日歇在外头或书房……他身边伺候的人都是小厮,爹爹,他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喜欢丫头贴身伺候。”
王先生瞪了女儿一眼,果然女生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