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角度论述,具体可操作的地方并不多。而乡试时,陆川直接抓住一个点切入,从细微处入手。

《富民论》相当于是总结概括,而乡试卷子则是总结下的一个详细论点,可操作性很强。

在陆川默写卷子时,唐政让苏幕席东把那天陆川写的文章大概说一下,这时对比着这两篇文章,只觉得不相上下。

苏幕和席东放下心来,看来是一点儿没影响到陆川。

苏幕笑着捶了陆川肩膀一下:“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早知你有这能耐,我就不用忧心这么多天了。”

陆川揉着肩膀:“谁让你不问!”

*

贡院里,考生们考完试就走了,主考官及考官们还留在里面。贡院大门关上,只有考官们改完卷子,才会把人放出来。

经过几天的抄录,所有的卷子已经抄录完成,封好名字,呈到考官面前。

本届京都乡试的主考官是户部的柳元旭,柳元旭其人重实务,不好绮丽文章。对陆川唐政刘扬三人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

他们写不来那些绮丽的文章,陆川重实务,唐政重农耕,刘扬重数据,都没有什么诗情画意。

“这篇文章不错,富国之道在于富民。”考官一边点头,一边在卷子上画了个红圈。

“我这也有一篇不错,也是讲的富民之道,有理有据。”另一个考官说。

“是吗?把你的卷子给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