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现在,田进就黏着杨奕清不肯分开。

“既然要兵分两路,不如就由张大人和陆大人前往合水县吧,还是要多给年轻人一些机会。”田进笑眯眯地说。

此时已是晚上,一行人已经进入庆阳府境内,因为赶路错过了驿站,今天还是宿在野外。

周围侍卫在巡逻休息,陆川和三位大人围坐在一起,商议接下来的行程。

全场就陆川的官位最低,他很有自知之明地没开过口,任凭他们分配。

合水县距离庆阳府城有一段距离,无论是先去合水县还是先去庆阳府,都会打草惊蛇,最好的办法就是兵分两路,同时人赃并获。

杨奕清便提出,由他和其中一位官员去庆阳府,剩下两个去合水县。

张志新同样是笑脸相迎,他说:“既然田大人赏识,给我们这个机会,那下官就却之不恭了。”

他并没有争着去庆阳府,反正有杨奕清在,这姓田的翻不出什么花浪。

看张志新都表态了,陆川也跟着说要去合水县,能离庆阳府远一点也好。

杨奕清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那就这么办吧。此行陛下拨了三百侍卫随行,合水县人少,你们明天就带一百人走吧。”

张志新和陆川都恭敬行礼:“是。”

商议好事情之后,几人便散去了。

田进看着陆川远去的背影,不复方才一副笑脸的模样,神色有些莫名。

出京之前,白阁老就让人送信来,说这位新进的探花郎,就是把胡三娘举荐给圣上的人。

虽然他们得到的情报是,胡三娘找到了大安报社,然后通过大安报社背后的王公公,把事情捅给圣上知道。一切看似都是这位探花郎夫郎的杰作,但他们都认为背后是陆川在指使。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位陆大人,如今不知怎么投靠了吏部尚书那边,竟也被安排进了钦差队伍里。

看着恭恭敬敬毫无心计的模样,却是个城府极深之人。

田进想起信中的提醒,让他一定要警惕陆川此人,只是对比于陆川,还是庆阳府那边更重要,等他解决了庆阳府的事情,再来对付陆川也不迟。

这么想着,田进也转身离去,回到自己的马车上准备休息。

城府极深的陆川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否则肯定要喊一声冤枉!

*

合水县下面的青石镇,不少商铺已经关门了,仅剩几家没关门的店铺,门匾上都挂着张家的标志。

街边也没有什么卖菜买菜的百姓,整个镇子空荡荡的,仿佛人都消失了。

陆川和张志新来到合水县外,没有第一时间进入合水县,而是先在合水县下面的镇子巡查一番。

这是他们走过的第三个镇子,前两个镇子的情况跟这个镇子差不多,事情如何他们心中已有定论。

青石镇位于通往京城的必经之道,曾经颇为富裕,来往的外地商人不断,比合水县还要繁荣。

这胡三娘的夫家赵家就在这青石镇上,家中有几十亩地和一间客栈。

因为杨钦的剥削和张家的打压,不少经过合水县的商队都得掉层皮才能离开,渐渐地,合水县令和张家的臭名越传越远,如今基本已经没有商队会经过青石镇了。

所以还在镇上苟活的百姓,透过门窗看到陆川和张志新几人,觉得诧异不已。

至于为何能认出他们是外地人,因为他们身上的衣裳,颜色虽然不是很鲜艳,但看材质不错的棉布。

如今还在青石镇上生活的百姓,没有几个能穿得起棉布了,连一套麻布衣裳都是缝缝补补的。

陆川和张志新只带来几名侍卫进镇子,其余的侍卫都被他们留在镇外。

为了防止他们太过引人注目,他们还特意换了棉布的衣裳,没想到却是这布料让人看出异常。

不过就算他们的衣裳布料看不出问题,光是在大街上晃荡,就足以让镇子上的人警惕了,因为街上几乎没有百姓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