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1 / 2)

圣旨也下了,翰林院也被按头承认众儒生都等着盼着文曲星归位了,下面就要看钟宛的了。

新帝继位,照例是要开恩科的,一切都筹备的差不多了,就是主考官还没定下来。

摄政王本想自己来,但被钟宛拦下了。

郁赦无法,只能问钟宛的意思,“恩科将至,两位副主考已经拟定的差不多了,正主考呢?你心中有人选了吗?”

钟宛想了下,点头,“有了。”

郁赦好奇,“谁?”

钟宛干脆道,“史宏。”

郁赦登时脸黑如锅底。

钟宛一笑,“怎么了?史宏是两朝帝师的儿子,正经的两榜进士出身,在翰林之中也素有名望,如今由他做正主考,不好吗?”

史宏当初几次痛骂钟宛不忠不义,钟宛返京之后又被这个又臭又硬的死脑筋参过受贿,郁赦看他是一百个不痛快,若不是感念史今对钟宛的恩情,郁赦早让他回乡种地了。

郁赦道,“不怕他给你使绊子?”

钟宛摇摇头,“使绊子?就他那个脾气,应该不至于的,不过……”

郁赦蹙眉,“不过什么?”

“随便他,就算是使绊子……”钟宛平静道,“状元还是我的。”

郁赦怔了下,无可奈何的笑了。

这倒也行,史宏和钟宛不睦的事人尽皆知,来日钟宛折桂,没人再敢置喙一句了。

郁赦定定的看着钟宛,即使在一起许久了,还是禁不住被他这一腔笃定的傲气迷住,郁赦忍不住问道,“中了状元之后呢?”

“之后?”

钟宛想了下,慢慢道,“去给史老太傅磕头,去我爹娘坟前上香,再去父王母妃陵前祭拜。”

钟家祖坟已修葺好了,前些日子郁赦刚陪钟宛去祭拜过。

钟宛自己没怎么,倒是郁赦,堂堂摄政王,在钟宛爹娘坟前跪了又跪,拜了又拜,之前陪宣瑜祭天也没见他那么端肃有礼。

郁赦又问道,“再然后呢?”

钟宛一笑,“没然后了。”

“先帝没驾崩那会儿,还想过金榜题名,骑马游街,好好的风光一把,现在么……”钟宛淡然道,“只想告慰亲师,然后将金榜在坟前一烧,就这样吧。”

郁赦静了片刻,“将来的官职……”

“随便给我个什么都行。”钟宛想了下忙道,“只是别让我去翰林院做学问,让我干点实事,我不求什么政绩,也不在意升迁的事,能帮得上忙就好。”

郁赦深深的看着钟宛,“不想封侯拜相了?”

钟宛莞尔,只张嘴没出声:不想做皇帝了?

两人相视一笑。

三十功名闯过去,八千里路趟回来,那些曾经渴求的,如今唾手可得的,其实早就不在意了。

双胞胎在一旁已听愣了,宣瑜懵懵懂懂,“哥……你在说什么啊?”

钟宛转头看看宣瑜白胖可爱的脸颊,无奈,“罢了,虽不拘于此,但也得接着干啊,还请皇上争气,待皇上能亲政,我同摄政王就真的是什么都不管了。”

宣瑜听不明白,但却无端很感动,他激动起来,连说带比划的开始给钟宛讲他的宏图伟业。

钟宛被宣瑜说的一愣一愣的,差点就要信了,郁赦对此早已麻木,他心不在焉的看着折子,余光中全是钟宛。

长公主殿下从一堆折子中抬起头,看看三人叹口气,深觉十几年后,天下大任怕是要压在自己肩头了。

番外三

钟宛在摄政王府备考的时候,总是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忘了什么,落下了什么。

钟宛左思右想,怎么想怎么觉得如今朝内朝外四海清平,再没什么未了之事了。

钟宛觉得自己是多年来操心多了,一时松懈下来了不习惯,没太当回事。

直到有一天无意听郁赦说了一句,宣璟告假多日,许久没出府了。

钟宛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来是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