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的真实性难以完全验证,但其对武则天政治合法性构建及唐代玄学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谓的“天命”往往是人为编织的叙事,而真正的历史转折,终究是人性、权谋与时代洪流共同书写的结果。

(归根结底还是女帝自己有本事,如果孩子不成器,再多的预言也都没有用。)

(要不天幕教教我们怎么教育孩子吧,做个小官也不错。)

(这还真是有道理。)

林向晚仔细看了古人们的评论,思考之后怎么帮忙教育小朋友,古往今来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要是系统升级之后可以把小朋友带来就好了,直接在后世一起教育起来。

不过这个需要系统的能力了,自己可没有办法独立开一个学校。

【第二预言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个也是比较知名的,记得之前高中课本上面有写过。

(秦朝人:天塌了!!求天幕告知是谁!!)

(楚人:!!天命如此!!受死吧!)

第45章 六大预言(2)

【要说这个预言,就要先说一下秦楚之间的恩爱情仇。】

(恩?爱?情?仇?)

(这不对吧,哪来的恩爱?)

【说错了,应该是秦楚之间的百年血仇。】

【战国末期,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至武关扣押,最终客死秦国,此事成为楚人心中永远的耻辱。】

【但是有一说一,楚怀王你小子是不是脑子比较好骗,这么容易就上当了。】

(林向晚:屈原当时劝说也没有用,就是要去。)

(这也太好骗了吧,真是没话说。)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去你的,你才是鬼,你全家都是鬼。)

【楚南公(楚国阴阳学家)在秦灭六国前便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既是对楚人复仇情绪的概括,也是对秦暴政的诅咒。】

(所以说白了,这个就是一个鼓励大家的话,好吧,这个也不算是预言。)

(果然没有那么多成真的预言。)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谋士范增为劝项梁拥立楚王后裔,特意引用此预言。】

【所以这个预言的使用广泛起来了,也是被带着出名了。】

【范增强调:“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通过立楚怀王孙熊心为旗号,范增成功凝聚了楚地反秦力量,使项梁军团迅速壮大。】

(果然有一个流言之后就会流通起来。)

(人言可畏,古人诚不欺我。)

(林向晚:你们自己就是古人啊。)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三户”,不过后世学者对于“三户”的包含范围还是有争议的。】

【主流观点认为“三户”指楚国三大贵族姓氏屈、景、昭。】

【这是很合理的,用大贵族的姓氏指代一些群体。】

【这三大家族世代为楚国重臣,屈原即出自屈氏,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离骚》作者。】

(屈原:感谢天幕提及,第一次被盘点。)

(屈氏:多谢天幕夸赞!)

(其他两个家族:其实咱家也不少青年才俊的。)

【范增提及“三户”,意在强调楚国残余势力仍具号召力,可通过复兴王族凝聚人心。】

【整合现有的势力,大家一起复兴王族,力往一处使。】

【另一个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种说法认为“三户”是虚指,象征楚人“宁为玉碎”的决心。】

(这个也有道理,不少诗文当中都是虚指。)

【如《史记集解》所言:“三户,楚人谓其少也。”此说更强调预言的精神激励作用,而非具体数量。】

(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

【历史验证了这个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