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高堰在塞外久了,这些个朝臣乎从来只听过他的威名,却从未真正领教到他的厉害,许多人都忘记,这人有着令鞑靼闻风丧胆的魄力及手段。

高堰的大军很快过了护城河,破除京中第一道防线广定门,内城久攻不下,萧方业也不是吃素,他知如今唯有拖字诀还有一线生机。

毕竟任他高堰如何厉害,从陇西至京城必定人倦马疲,只要他死守着,等太原几处援军赶来,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内城八大宫门皆是萧方业自己的亲信在守着。

而这京城里头,但凡与高家沾亲带故,包括高堰两位正侧妃家人在内的都让萧方业给软禁了起来。

雷霆雨露皆君恩,便就是当初这婚是他亲赐,大理寺卿和户部尚书且对他忠心耿耿,然谁能保证他们没有暗自生了异心。

否则高堰这么大的动静,他先前竟未收到半点风声。

却不曾想仍是百密一疏。

陇西王攻城十日后,崇定门竟不费一兵一卒,主动大开城门,将陇西大军迎了进来。

崇定门守门的将领是当年追随萧方业的将士之一,如今让其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副将一剑刺入心口。

副将虽出身簪缨世家,身上却没有京中这些世家子弟的恶习,将领与他相识三四年,视他为知己手足。

将领临死都不敢相信他背叛了自己。

高堰也不信。

只恐怕这是萧方业的圈套。

那副将不过二十来岁没,站在城门上高举着火把对城外道:“都说陇西王胆识超群,莫不成也要学那鼠辈不成,我姓邵。”

陇西王尚未出声,他身后副将打扮的人却先红了眼眶,喃喃低语喊了声:“阿兄。”

高堰扭头看了眼那人轻勒缰绳,大军不再犹豫,势如破竹冲入城中。

-

萧方业心知大势已去。

这座景乾宫四年前被大火烧毁殆尽,他又让工匠仿着前朝的样纸重新修建起来,空荡荡的宫殿里如今只有他一人。

高堰进来之时,萧方业正坐在銮殿之上,面上挂着笑道:“你来了。”

二人其实并无多大交集,萧方业比高堰年长近二十岁,看他这一生,从不受重视的庶子至天下大宝,今虽沦为阶下囚,不过也算不枉走过一遭。

跟他相比,高堰要顺风顺水得多,连天下都要是他的了。

高堰不欲与他多言,阔步走过去,一刀架在萧方业的脖子上,望着阶下怔怔发愣的娇小将领道:“殿下。”

萧方业不明所以,不过他终究也不大在意这些小事:“成王败寇,朕愿赌服输,只有一事不明死前还望将军解惑,将军若有问鼎之心,当初茯埌那个窝囊废在位时,你为何不……”

头颅咕隆从殿上滚落,就在花锦脚边,小妇人以往最害怕这些,当下却没避开。

条件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京城百姓可能对陇西王高堰的印象还停留在天桥下说书先生的话本里头。

醒目一拍。

只见那昌乐公主拔剑欲刎颈道:“本宫宁死也不嫁!”

这四年里,大燕朝动乱,换了三回皇帝,但百姓可不管这些,他们只要自己日子过好便是。

倒是朝臣皆摸不清这位新帝的性情,无不战战兢兢,高堰并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皇帝,萧方业几个子嗣皆让他斩了干净,后宫嫔妃送入寺庙。

杨素,如今已经是新帝身边的大总管了,他得了高堰的吩咐每日忙不得闲。

跟在他后面的小太监李三林颇为机灵,见杨素顶好说话,便凑到他身边道:“杨总管,小人听说留在甘州的主子们已在来的路上,只不知道这位娘娘……”

让杨素直接踹了一脚:“小兔崽子,不该你管的事少打听,小心脑袋都保不住。”

外臣不知,可这宫里头伺候的人谁不清楚,新帝身边的花娘娘与新帝同吃同住在章和殿,就算是皇后也逾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