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东临国烂透了,从上到下烂透了,还不如划入庆国版图。”

吴王嘴里骂骂咧咧,办事的速度却很快。一封求救信很快送了出去。

吴王又去查看那几车贡品,大多是海鲜干货和珍珠宝石。东临皇帝大概知道此行凶险,没有派皇都的宫人随同,连个引路人都没派,而是让吴王带自己的人手护送贡品。

就差把“卖儿子”写到脑门上了。

吴王磨牙,对父皇的憎恨厌恶又深了一重。他挠挠头,叫来侍卫:“你去县里贴张告示,说本王要护送贡品去庆国,重金招募一个熟悉庆国路况风土之人。”

侍卫转身去办。

王府里安静下来,吴王一屁股坐回椅子上,揉揉眉心,百感交集。

...

...

元家渔村。

沈薇和弟弟元福卖完了所有的海鲜,得了一吊铜钱。元福开心地蹦蹦跳,笑嘻嘻地说:“阿姐,我们再攒两三年的钱,就能在县里买个小房子。”

元福想搬出渔村。

渔村太小,风言风语不断。父母在世时,元福一直觉得村子里的村民是好人,淳朴善良。可自从父母死于海难,原本淳朴老实的村民,一个个变得狰狞可怖。

老实的男人们,觊觎姐姐的美色。

老实的女人们,在背后痛斥姐姐是下等货。

元福不喜欢这个村子了。

“怕是等不到搬出村子的时候了。”沈薇停住脚步,看到她的小屋子前,已经来了一大堆人。

面容黝黑的老大娘瞧见沈薇,笑盈盈地打招呼:“喜儿,阿福,你们姐弟俩可算回来了来来来,喜儿快过来,大娘给你说了一门好亲事。”

说着,老大娘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指给沈薇看。

那中年男人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他家里年过六旬的老父老母,两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娃娃。

第391章 逃走

一群人把屋门口堵得严严实实。

沈薇暗中皱眉。

老大娘是村里的媒婆,经常给各家姑娘说亲事。老大娘笑盈盈招呼沈薇:“还愣着干嘛?快进屋给我们倒口水喝。”

元福不开门。

沈薇道:“我还不想成婚,你们别在我屋门口待着。”

老大娘指着沈薇,对那中年男人说:“瞧瞧,喜儿这姑娘是害羞了。姑娘家嫁人之前,都是这样害羞。”

中年男人是同村人,都称他为老黄。

老黄一双贼溜溜的眼睛上下打量沈薇,眼里满是精光。

老黄前两年娶了个老婆,老婆生孩子时难产,婆家全选择保小。结果是产妇大出血死亡,剩下两个瘦弱的儿子。

一下得了两个宝贝儿子,老黄腰杆硬了,只觉得在村里倍有面儿。

可很快,老黄发现家里没有老婆,两个奶娃娃只能由两个上年纪的老人照顾,他打渔回家吃不上一口热乎饭,孩子也瘦骨嶙峋。

他四十来岁,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根本没有姑娘敢嫁给他。

他很快盯上了同村的元喜儿,喜儿无父无母,家里只有个弟弟,她长得又标致漂亮。娶回家当老婆最合适,任打任骂也不会还手,毕竟没有娘家撑腰。

老黄给村里媒婆一笔钱。

于是今日,一行人浩浩荡荡上门来提亲。

“他都快五十岁了,怎么能娶我姐姐!”元福气得小脸通红。

老大娘笑道:“年纪大好呀,年纪大才懂得疼人。”

元福气愤:“那你怎么不嫁给他啊,让他多疼疼你。”

老大娘瞪了眼元福:“小孩子啥也不懂,尽说胡话。我在给你姐说亲,你快进屋端几张板凳出来,再烧一壶开水。”

老大娘话音刚落,渔村路口那头,又来了一伙人。

是村里的另一个光棍儿,他带着自己家里人也上门来提亲。

两伙人碰着了,那是互相看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