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要先她点头吧?

便是个通房,也得由她安排,开脸摆酒,安排侍奉日期。

越过她去,先怀上孩子,再来逼迫她答应?何曾把她这个正室夫人放在眼里?

她不去哭闹,不去声张,对梁霄失望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她犯不着。

她何用屈身俯就一个不识礼数的人?  何用为一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啼哭?  她更用不着,为争风吃醋去作出任何难看的样子。那女人不值得她如此,甚至梁霄,她都不确定,他是不是值得她如此。

太久的分别,真的会让感情淡去。淡到,她甚至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爱过梁霄这个人。

上院的谈话很晚才结束。

梁霄回到明净堂时,明筝已经睡下了。

他其实挣扎过很多次,问自己要不要把真相告诉明筝。

告诉她,安如雪有孕是意外,他本来没准备让她怀上孩子。告诉她,他不是因为想瞒骗她才一直不曾开口,是他害怕,害怕看见她难过的样子,害怕她跟他的距离变得更远。

可她会信吗?

**

两日后,明筝“陪”娘家兄嫂去了一趟别庄。梁老太太正想得求这么一个机会,明筝刚走,她便派人前往水儿胡同,传见了安如雪。

与此同时,陆筠受命前往位于安定门大街东侧的天坛,监督修缮无梁殿【注】。

第12章第 12 章

梁家人派人来请安如雪时,她正坐在南边明窗下对镜画眉。

她生得精致,两道远山眉,一双泠泉目,肤若凝脂欺霜赛雪,便在西疆营地里住了二年,因被梁霄保护得仔细,亦没着风见雨,没给大漠黄沙砺粗了半点儿皮肉。

前来请人的是老太太身边的姜嬷嬷和董嬷嬷,客客气气把安如雪请上了车,礼仪周到语气祥和,只是嘴紧的很,除了些客气话,旁的什么都不肯说。

安如雪瞧对方态度尚好,来迎她的车马也宽敞舒适,还特别加了适合孕妇坐卧的软垫,不像是轻贱她的样子,心中稍安。

原以为来接她去梁家的人会是梁霄,没成想却是老太太先做了主。

她又想,多半梁霄的妻子明氏不好说话,所以梁霄只得求到老太太跟前,求她代为转圜。家里最尊贵的长辈发话,明氏再不高兴也得忍。

长宣坊大街东侧,坐落着承宁伯府这座百年老宅。马车经过时,安如雪撩帘偷觑那金漆匾额,眼泪险些落下来。

她盼了多久,念了多久。终于终于,她来到这个让她日思夜想的地方。这会是她的家,是她和梁霄恩爱一辈子的见证,她的骨肉儿女会在这里出生长大……

下车后,安如雪乖巧跟随嬷嬷走入寿宁堂。室内光线有些暗,方厅正中椅上高坐着一个雍容老妇。下首陪坐着两个年轻妇人,安如雪不便打量,想到自己如今身份未明,她抿抿唇,忍着窘意在沉水砖地面上跪下去,“妾身安氏如雪,拜见承宁伯夫人。”

上首之人未开言叫起,梁老太太的视线有如电光,锐利盯射在安如雪身上。

后者有些紧张,瓷白的小手扣在地砖上,指头悄悄在袖底蜷缩起来。她不知道老太太将对她说什么,她同时在猜测着,下首那两个妇人,哪一个是明筝。

听得侧旁有人小声唤了声“娘”,老太太似受到提醒,暗自叹了声,道:“搬张杌子给她。”

安如雪谢过后,借着起身入座的姿势飞速瞥了眼适才说话之人,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妇人,秀丽貌美,只是不太懂得打扮,装扮得有些老成。适才她那声提醒替自己解了围,安如雪直觉认为,这一定不是明筝。而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