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一上午,他在给他们上课,他们这些人只能在外面吹着冷风等着。

下午,也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管家会放人进去,但都是出来一个进去一个,闻时看得清楚。

“是去的太晚了吗?”

想起现代为了孩子上学的父母,不少也是三更半夜去排队,也没少花钱,迎香有些担忧的看着闻时。

从古至今,这都是个难题,名师难寻,何况这才刚开始。

“是有点晚,那位夫子的时间也有限,他每天就一个时辰的时间用来考察新的学子。”

“如果年后开春,我还没成功拜师亦或者是没希望,那我就重新找一家书院读书就好,不会耽搁太久。”

闻时说完也不觉得遗憾,就算最后失败,但他努力过了,哪怕结果不如人意,他也不会后悔。

这位黄先生是有名有本事,但私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闻时没跟他接触过,也不知道。

这年头,在外那个不是人模人样,好比之前那位柳夫子,可熟悉之后,闻时只觉得他不配为师。

“那你先去,回头找时间咱们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庙宇,去拜拜菩萨。”

“咱们眼下安顿好,你记得给家里送信过去,小五也认字,他放假回去可以念给爹娘听。”

闻时点了点头。

家里人肯定也记挂他们,一晃眼,出来也有些日子,前路如何他不知道,只能把眼下的生活过好。

深夜,外面忽然刮起狂风,后半夜又开始下大雪。

闻时比昨儿早起两个时辰,看着一旁的熟睡的迎香,借着炭火微弱的光芒,他轻手轻脚的穿戴好衣服,拿着帖子跟号码纸出去了。

他去的早一些,排的靠前一些,说不定今日就有机会见到那位先生。

闻时穿了一身厚厚的黑色袄子,神色坚毅,雪下的很大,他前脚刚出去,迅速关上了门,他去厨房煮了三个鸡蛋,吃了一个,剩下留着,挑了一根粗壮的木柴当火把照明,闻时打着伞,这才出去。

外面一片黑暗,三更半夜,也没人,风雪很大,几次他都忍不住停下脚步,火光来回跳动,好几次差点灭了。

饶是如此,闻时也没放弃,他忍着风雪,走在不算宽敞的街道上,挺直脊背,就这样一步步的走到了黄先生的书院。

这个时候,门口的人也不算少,一旁更是有好几辆马车,当然,这是有钱学子的专属,他们都在车内躲避风雪。

唯有跟闻时一般的农家学子,冒着风雪前来,最后也只能缩在门口,尽可能的避着寒风。

很多人都被冻得面容发紫,嘴唇发白,闻时蹲在门口,看着要燃烧殆尽的火把,哈气取暖,来回搓着双手。

这天实在是太冷了。

第42章 第42章  等到天色微微发亮,已经是一个半时辰后的

第42章

等到天色微微发亮, 已经是一个半时辰后的事情。

街道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最近住在附近的百姓都会下意识的避开这几条拥挤的道路,黄老先生在这养老, 对于当地府衙的官员和做生意的百姓来说, 那是一件大好事。

原本并不算很热闹的府城, 如今每日都有大量各地的学子千里迢迢赶来拜师,他们要吃要住,带动了他们的生意。

闻时站起来, 火把早已经燃烧殆尽, 不远处突然传来葱花饼的香味,片刻, 一个身材微胖的妇人便走了过来,她面容带笑。

“诸位书生好,我家啊有祖传的手艺, 这葱花饼做的那是又香又软, 还热乎着呢, 又要吃的没?不耽误你们排队, 我给你们送来, 交钱就好, 三文钱一个。”

三文钱一个不大的饼子,价格不算便宜,闻时也没拒绝,买了两张。

不出意外, 他们排队得等到下午,这样冷的天气, 若是饿着肚子,怕是更难。

冒着热气的饼子被黄纸包裹着, 倒也没有妇人说的那样好吃,不过温软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