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2)

后世说他是“顶级谋臣”

嬴云曼其实不知道陈平具体都干了些什么。

因为韩信是同人热门,她知道韩信初次被刘邦所擒就是陈平出的主意, 才给他列到了地级。

好险,差点“识人之能”就要打折扣了。

现在知道了。

项羽倏然转头看向追随他的那些壮士。

项氏族人不可能是青玉案的人,这些壮士就不好说了!

尤其是那二十五个之前没有离去的人!

项梁头痛不已。

他总算知道项羽身边为什么全是细作了。

这动不动就怀疑他人,还怀疑得如此明目张胆。

还越是忠诚他就越是怀疑。

恐怕青玉案只要随便挑拨几句,那些真正忠于项羽的谋士就都像范增一样离他而去,留在他身边的可不就只剩细作了?

“羽,现在你和青玉案一样效忠于秦二世。”

项羽这才反应过来,但还是冷哼一声。

别让他知道这里谁是青玉案!

众壮士:“”

【当时青玉案唯一的缺点就是都是文人,基本不能冲在一线,没法直接给羽哥使绊子。】

【细作当然得是文人,武卒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死在战场上了,怎么当细作嘛。】

【也不能短楚军的粮食,项羽是真会随便杀“没用的谋士”。】

【驻防图也没用,项羽主打进攻,且没人知道他这种直觉系会往哪边冲锋。】

【羽哥这边细作最大的作用就是骗他杀韩王和攻打南边与东边的诸侯,给韩信制造收复北边各地的时机。】

【小良子后来针对羽哥一辈子,也没怀疑到秦二身上。】

【张良是真记仇啊。】

【所以羽哥这边的青玉案不能暴露身份嘛。】

刚把壮士们怀疑了一个遍的项羽:“”

不敢回头看壮士们的脸色。

项梁无奈叹气:“诸位,羽应该不会被秦二世所猜忌,尔等只管建功立业即可。”

壮士们纷纷称唯。

是啊,这智商就别想在秦二治下造反了。

张良现在不明白的反倒是秦二为何如此看重他。

若说能力不错,不也被她逼得只能俯首称臣?

潜伏在刘邦身边的青玉案展现身份,明领功绩而退。

项羽的青玉案却得隐姓埋名,只为让他无法察觉韩王之死的真相。

秦君对有才之人,就都如此爱惜吗?

【话说网上一直有种猜测:韩信当初的殿前讨封也是青玉案的手笔。】

【此话怎讲?】

【阴谋论而已,秦二不喜欢掩埋史实,若真是她授意,这段历史也只会被暂时封存,时限到了再予以公开。】

【就像韩信的“不反不告”、韩王成之死的真相,都是封存百年。】

【但秦三时期,青玉案封存史实的宫殿遭雷击失火,烧毁了小部分还未公开的资料。】

【韩王成的死就在那个柜子上,火扑灭得再慢一点,这事也成疑案了。】

【封存的资料都是以时间排序,从时间看,说是封存的“殿前讨封”真相也不是不行。】

【?所以到底是什么阴谋论?】

【就是说韩信可能是被青玉案诱导前往咸阳,因为理论上秦二有无数种办法让他折返军中。】

【一纸诏令就行,兵仙再幼稚也不会违背圣诏。】

【偏偏秦二没有阻止他来咸阳,甚至还派人去迎接他。】

【更巧的是韩信不仅一路畅通无阻进咸阳,还踩着点参与朝会,错过本该存在的殿前培训。】

【巧合多到让人不得不阴谋论。】

【这个阴谋论唯一的漏洞是:秦二如何确保韩信能幼稚到殿前请封?】

【但秦二都能凭着十八个字判断出韩信的天级天赋,这到底是不是漏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