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1)

他若真是那位享誉后世的顶级谋士,肯定能答得出来。

果不其然,陈平不假思索就流利作答,其见解令嬴云曼受益匪浅。

“先生,还请入座,随我去觐见陛下。”

为何不私下询问?

嬴云曼要带陈平去见祖龙,对待国士总不能让他去和卫士一样骑马同行。

但这么个人高马大的汉子,若不验明身份,嬴云曼哪敢让他上车。

至于为何不是让蒹葭先将陈平带回昭阳宫,等她回去再确认身份

太子遇到有才能、且是国士水准的谋臣自荐该怎么处理?

当然是先引荐给陛下。

不然就等着被多疑的帝王猜忌。

还有一点,嬴云曼总算等到个顶级谋臣,把陈平带过去,不用解释两遍科举制就能当甩手掌柜。

日后出了纰漏就让陈平背锅,她负责向祖龙说情。

不知道嬴云曼的险恶用心,陈平只觉太子和天幕描述的“无德”之帝并不相似。

虽然的确为人谨慎,但对待臣子并不苛刻,相反极为礼遇。

张良的“休沐五日”,或许另有内情。

第51章 群贤毕集(下)

陈平很快就发现了秦二的真面目。

科举制牵涉之深之广, 令曾经立志要“宰天下”的陈平都心底犯怵。

秦二打算把这么棘手的事情直接交给他?

不是?

才刚见面,这合适吗?

他都没当过官吏,怎么去主持官试改革?

“民诚惶恐, 民长于贫困之家, 见识不足, 实在难以当此大任!”

嬴云曼不急不慢地回答:“先生有大才。此前市井问政时我便就知道, 此事非先生不可功成。”

这不是她在病急乱投医。

天幕上的科举制出现在刘邦降秦之前, 此时她手底下的顶级谋臣唯有麻袋套过来的陈平。

不是他还能是谁?

侧上方是矜贵的太子,上首是不怒自威的始皇帝。

升斗小民陈平终于知道后世人为何那般评价秦二!

“张良已至城外,他比民更适合主持科举制!”

陈平毫不犹豫就卖了张良。

要问他怎么知道张良在咸阳外他每次与人借阅简牍时,都会在闲聊时打听还有没有别人借阅此书,找出张良所在并不困难。

嬴云曼心下一动。

好消息啊。

张良居然一声不吭到咸阳附近了?

嬴政冷哼一声。

他知道那张良为何不来拜见, 也知道这陈平为何在今日才自荐。

“先生何故自谦?张良不敢自荐,自是不比先生之能,还望先生莫再推辞了。”

嬴云曼可太懂戴高帽了。

张良来有给张良的事, 一个都别想跑。

“擢陈平为尚书令, 治科举事。”

嬴政看陈平不顺眼,在他还没想出推辞的话术前就直接任命。

章邯请辞,原本的尚书令可擢升少府。

陈平有苦难言。

他有想过会被重用, 却没想到会被如此重用。

一步登天本该是大喜之事, 但科举制会让他如商君一般成为众矢之的!

但事到如今, 陈平也只能称唯领命。

受领商君之事,所幸他效忠的君王不是秦惠文王。

张良所在处距离咸阳有一段距离, 待他来到华夏书阁前自荐, 已经是三日之后。

“白露, 快看!来了个比陈平还好看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