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2 / 2)

薛玉棠摇头,“臣妇不知。”

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未等通报,拿着八百里加急的奏报,气喘吁吁进殿。

楚宣帝正心烦,厉声道:“何事如此慌张?”

“陛下不好了,益州牧反了,举兵攻向京城,武陵郡和南郡已经失守。”

第43章 (大修)“玉娘束的发,很好。”

益州牧与翊王遗腹子肃祁早有勾结, 密谋造反。

益州牧私下招兵买马,几乎是乾山发现碑文谶言的同时, 反臣便有了行动,借着乾山皇陵发现的谶言,将太子坠马一事与碑文谶言结合,煽动益州百姓,引起民愤,喊着“遵天命, 诛帝王”,领了十五万精兵, 从益州一路北上,攻向京城。

肃祁任太仆寺少卿,掌管全国马政、驿站系统,借着督办军马之便,在益州的马场,暗藏一万匹战马, 这些年又在驿站安插了心腹, 以致于急报在半路被截, 军情延误了数日。

荆州的武陵郡、南郡,双双失守,情况不容乐观, 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造反。

楚宣帝速速召来太子、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于紫宸殿商议平叛之策。

蝉鸣聒噪,唯有殿中静谧无声。

沙盘前,顾如璋长指遥指一处, 道:“雍州、益州相连,此时雍州祁连将军可率先领兵迎战, 然而一旦戍守在雍州边境的兵力减少,突厥必有动作,届时内忧外患,后果不堪设想。”

楚宣帝抬眸看去,一瞬间恍惚诧然,在青年身上似乎看见了那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

顾如璋手腕一旋,将一面旗帜放置于沙盘的京都,眉头微敛,道:“禁军护卫皇城,以防动乱,太子殿下的神威营有十二万大军,再加上臣的六万骁骑卫,足以迎战,只是战马的草料是个问题。肃祁与反臣勾结,既然注定一战,那他必然有所准备,京中贮存的草料……”

军粮由户部供给,而供应军队马匹草料,则由太仆寺负责征收储存。

顾如璋道:“陛下,反臣来势汹汹,绝不会只硬战这般简单,此战绝不能用京仓里的草料。”

兵部尚书一听是这道理,战事吃紧,都忽略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话虽如此,但还是道:“事发突然,现如今从草场里征收牧草,来不及的,时间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