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1 / 2)

两人齐齐倒吸了口冷气。

整整一袋子珍珠,个个龙眼大小,珠光宝气,让人睁不开眼睛。

这样品相的珍珠,别说一小袋了,就是单个单个的卖,一个也能卖四、五十两银子。

难道是王家?

十一娘脑中一闪。

他们家在辽东落脚以后不是采珠吗?

滨菊惊呼:“你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长顺不在了,爹和娘给他在我们家果园附近立了个衣冠塚。”万大显苦笑,“累了,坐在坟前喝水。有个自称是行商的人说迷了路,问爹怎么走。爹帮他指了路,他向爹讨了口茶。爹当时也没有在意。第二天要去山上,拿柳筐的时候发现了这个袋子。在长顺坟前等了四、五天也不见有人来问。又不能总这样等着,就叫了我回去商量。”他说着,朝十一娘望去,“我就把东西带了来。看夫人怎样处置。”

“既然是无主之物,落到你们家,也是天意。”十一娘道,“你们就收下吧!要是到时候失主找回来向你们要东西,你们让他找我就是了。”

万大显和滨菊交换了一个眼神,万大显有些不安,滨菊也有些犹豫。

他们都是老实人,就算是捡的,也不能安心的用。

“放心吧!”十一娘提醒他们,“你照顾了长顺这么多年,他家里的人不是不知道。也许以后还会收到一些奇怪的东西。”

两人恍然。

滨菊道:“那我就更不能要了。”眼角又有泪光闪烁,“我当初也没准备他回去。”

万大显神色也有些黯然。

“我何曾想到。”十一娘不禁叹了口气,“东西就当是个念想吧!”

两人点了点头。

既然万大显来了,她也就不留滨菊吃饭了。但面子还是要给滨菊的。

十一娘赏了一桌子菜给他们俩口子带回去。

晚上徐令宜回来,十一娘把这件事说了。

“王家还算有心。”徐令宜点了点头,不再提这件事,说起十一月份的万寿节来,“……皇上五十岁整寿,听顺王的意思,是要大办。翰林院的韩大人为此还专门写了一个折子上去。据行人司的说,皇上看了好几遍,最后虽然留中不发,宣几位阁老进殿议事的时候却把那折子放在了桌面上。我看,我们早点准备寿礼,免得到时候有钱都置办不到什么好东西!”

“皇上什么都不缺。”十一娘道,“只怕还要在寓意上下功夫。”

“我也是这么想的。”徐令宜道,“准备明天就招了回事处的人、赵先生一起说说,看送什么东西好。”最后送了对家藏的紫檩木象牙雕彭祖图的插屏做为寿礼。虽然不出彩,也不标新立异,却四平八稳,符合永平侯的风格。

到了进宫贺寿的那天,皇后娘娘为了体恤太夫人,特意吩咐朝见过后带太夫人到偏殿旁的暖阁歇息。

“五弟妹陪太夫人在这里歇息吧!”十一娘和五夫人商量,“我到偏殿等开席。”到时候请太夫人和五夫人一起去坐席就是了。

虽然是皇上的恩典,却也不能太嚣张,她不露面说不过去。

五夫人点头:“我会好好照顾娘的!”

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声响。

“永平侯夫人,永平侯夫人!”有人喊着十一娘进了偏殿。

屋里的人循声望去,就看见穿着大红绣金礼服的大公主蝴蝶般地飞了进来:“谨哥儿在哪里?”

三人忙起身给大公主行礼。

大公主一把就扶住了太夫人:“您快坐下吧!免得像郑太君似的,被人抬去了后殿。”

太夫人闻言大惊:“郑太君现在怎样了?”

“不知道!”大公主道,“应该没什么事吧!要不然,太医院的人应该会来禀明母后的。”然后问十一娘,“谨哥儿去哪里了?我怎么到处都找不到他?他也不在交泰殿。”

十一娘笑道:“他出去游历去了。”

“我怎么不知道?”大公主吃惊地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