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3)

不到派系大佬的要求,也会很快被打入冷宫。正是这样,即使在返程的路上,钟穆清也不忘记修炼,他吞吐之间,体内元气涌动,似有金色纹理衍生。

当然了,钟穆清能够如此修炼,也是因为自身有资源。换个其他下院子弟,别说是聆听真人教诲,就是自龙渊大泽返回外院,也得赶地急急忙忙的,哪能在飞舟中安安静静修炼?

不知多久,飞舟玻璃之上,色彩渐渐变得绚丽,由片片朵朵的云色,混入森森郁郁的木石之色,继而飞瀑流泉,依次出现,猿啼鹤唳,相继得闻。只是一看,就会得知,飞舟已经从半空中落下,进到一段山脉里。

钟穆清此时收起令符,踱步来到飞舟的窗前,眺望窗外的景色,神情幽然。此段山脉名为羽玄山,号称有九峰三十六洞,面积广阔。正如有一段话所讲,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羽玄山只所有有盛名,更为重要的是,此地是德修观所在。

德修观,和苍梧山的善渊观,济岳山的泰山观一起,是东华洲玄门大派溟沧派的三大观。三大观中,由于泰山观只收女弟子,平时较为安静内敛,可德修观和善渊观都不是善茬,彼此间都有明里暗里的争锋,忽有胜负。反正溟沧派中,德修观和善渊观出身的真传弟子数目向来是平分天下。

再过一会,飞舟就抵达羽玄山的第六峰,这个峰头上尖而下平,最上面尖尖如笋,辅之白云片片,如鹤羽轻舞,下面就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很多如美玉般的建筑排列组合,天光一照,远远望去,和天上金色的霞云连绵,堂皇煊赫,很是大气磅礴。

钟穆清把飞舟停在台上,刚要往自己所居的洞府中去,蓦然目中余光一瞥,见到峰头的远望亭中有一抹青影,他笑了笑,就抬足走过去。待走到近前,已经发现,原来亭中站着一个人,青袍长带,宽袖芒鞋,从背影上看去,仅仅负手而立,自有一种从容写意的姿态。

听到脚步声,亭中的青衣人转过身来,这分明是个少年,看上去比钟穆清还要年轻一点,从五官上来讲,也不如钟穆清眉清目秀的精致,第一眼望去甚至觉得很是平凡,然而再仔细看时,却有一股说不出的雄峻不凡。

“云天兄你来了。”

钟穆清看到亭中少年的相貌,笑容满面地打招呼,态度之亲切,远在在龙渊大泽中和自家同门的王师兄上。

“哈哈,”

齐云天的笑声爽朗轻快,在云中穿梭,道,“在善渊观待得闷得上,就来这第六峰看看你,没想到你还不在,出门去了。”

钟穆清目光动了动,答道,“刚从龙渊大泽回来。”

“龙渊大泽。”

听到这四个字,齐云天略一沉默。

他知道,眼前的钟穆清不但是去了龙渊大泽,而且还是去见了孟真人。他同样知道,孟真人对自己有所看重,自己如果松口的话,有极大希望和钟穆清一样,拜入孟真人门下,成为孟真人的门下弟子。他还知道,钟穆清此番提及龙渊大泽,也是有劝说自己的意思。

只是师徒一脉,师择徒,徒也是择师。因为一旦入门,确定了师徒关系,就要师徒一心,气运相连,关系之紧,就连血缘关系都得在后。正是如此,择师得谨慎谨慎再谨慎,一旦错误,那就会抱憾终身。他向来志向远大,在自己走上修炼之路上最重要的抉择面前,自然得小心谨慎。

当然,这也是齐云天本人资质不凡,头角峥嵘,引得师徒一脉的多位大佬看重,才有这样谨慎挑选的余地。换个一般弟子,能够被看重就是侥幸,岂能挑挑拣拣。毕竟虽说师择徒,徒也择师,可真说起来,两者并不平等,作为徒弟一方占据被动的。

钟穆清是何等灵敏之辈,他见齐云天沉吟不语,就知道对方现在没有下定决心,于是他只能展颜一笑,组织语言,转移话题,道,“云天兄刚才在看什么呢,看得这么全神贯注?”

齐云天也乐得换个话题,他用手一指远处,笑道,“今天德修观好像来了个挺有身份的人物,挺热闹的。”

“哦。”

钟穆清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