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工。”

“林工去办公楼开会啊?”

林巧枝掖了掖军大衣,一一点头,她笑着的时候,看起来倒是显出几分少年青春气。

办公楼里的会议室里,许多红旗厂的老一辈人都早早到达。

温东鸣看着眼前摆着的人民日报,看着报道上的内容,眼眶忽地泛红。

他们工业起步太晚了,又在漫长的战火中被打得家底都不剩了。拖拉机行业从建国初就开始做了,农业机械化也是必须要做的事,可国家太穷了,太苦了,他们发展得太难了,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

温东鸣和长拖的龚厂长也曾经讨论过,要不要向苏联购买他们的农机技术?这样可以直接帮助到国家的农业发展,更能高效率的推进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让农民都有农机可用。

但那时候,新中国已经背负了太多太多债务压力,自然灾害和苏联专家撤走的双重困难一起压下来,国家只能靠出口猪肉、鸡蛋、苹果等农副产品,以及矿产资源来还债,河南的肉联厂,每天要宰杀 5000 多头猪运往苏联,贵州汞矿连续五年生产的水银几乎全部用于抵债……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还外债。

他们怎么好意思张口,又怎么有脸面去让组织和人民再背债去购置技术。

而且中苏关系恶化,别的工业强国都参与了巴统协议,谁又愿意将技术卖给他们?

那些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路有多难走,路上遭遇的围困、白眼和挫折,这会儿都化作眼眶的酸涩和胸腔内的汹涌。

完全抑制不住。

微微侧过头,温东鸣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桌上的报纸。

赫然主标题是:【向林巧枝同志学习】

副标题是:【红旗精神闪亮亮,我国自主研发全丘陵地形拖拉机超世界一流水平】

齐邵宁也手握着一份报纸站在窗边,激动地胸膛起伏做着深呼吸,她看着窗外红旗厂职工面色红润、喜跃面上,看着裹成球的孩子们追逐打闹,心里想说得话实在太多,又觉得不能表达十之一二。

目光从窗外挪回来,突然看到温东鸣情难自禁的样子,笑了两下,走过去把报纸往桌上放,拉开椅子,玩笑道:“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关键的一步,咱们老革命就掉马尿了?”

“谁说的?我是眼睛进沙了。”温东鸣忙抹一把脸,又朝着众人露出镇定稳重的表情,有点奇怪,透出欲盖弥彰。

“哈哈哈哈……”

这一番对话,打破了会议室里眼眶发酸的气氛。

是啊,接下来也是硬仗呢。

流水线怎么打造,如何保证生产质量,怎么能防止技术泄密……带着全新的技术闯入世界阵地厮杀,他们也是头一次,没有经验。

尽管现在那还是一片无人区。

可一旦有人率先闯入无人区,周围的豺狼虎豹都会一拥而上,毫不留情的将闯入者撕咬啃噬殆尽,连骨头渣都嚼碎了吞下。

可即使如此,他们依旧斗志昂扬,满怀期待,胸膛里的心胡乱撞击着。

这场没有硝烟的仗一定要胜利!一定要是大胜!

他们太需要这一场酣畅淋漓、振奋人心的大胜了,国家和人民在茫茫黑夜里奋力前行,都太需要一束光了我们能突破封锁,我们也能领先,我们的付出的努力终会成功!

林巧枝推门而入,推开的门缝涌进来一股寒风。

吹得人一激灵,脖子都直往衣服里缩。

尽管身体是冷的,但心却是火热的,温东鸣高兴地过来迎她。

“外面挺冷的,来炉子这儿烤烤火。”

“路上没打滑吧?”

“来喝点热水暖一暖身子,食堂今天中午炖藕汤,我一看就知道是洪湖的野藕,炖出来肯定香、甜、粉、糯,吸满了肉味,喝一碗就浑身舒坦又暖和。”

林巧枝手里抱着大茶缸子,感受到暖意一点点透过手心传递到身体,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