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
6.6(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解析】颜回的马屁拍的,也算是卓尔不群了。整部《论语》,这是最出彩的一段马屁文章。不过,颜回是真心敬佩老师。
总是受表扬,当然也要回报一下。仅从这段话看,颜回还真是个好学生,学得很扎实,话说得文采飞扬,已经很有学问。
循循善诱,欲罢不能,好歹,颜回贡献了两个成语。
【现实解说】拍马屁是一门学问,拍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拍不拍则是另一回事。有的拍得高屋建瓴,有的拍得体贴入微。不过,只要是拍,领导都喜欢。
6.7(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解析】孔子的这番话有些耐人寻味,其中包含了多少无奈?
不妨回头看看3.4(9.27),同样的事情,放在子路那里就是不思进取,放在颜回这里就是品德高尚呢?其实,孔子也想颜回做官,也通过很多门路推销颜回,而颜回也参加了不少面试,可是,无一成功。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最模范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孔子能不无奈吗?可是,他又不好意思说颜回找不到工作,于是,只好表扬他安贫乐道。
那么,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呢?下面,来说这个问题。
【现实解说】整个就一穷快活,没事偷着乐那种。穷,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今人有言: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说的就是颜回这样的人吧?
6.8(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方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解析】孔子把自己的理想都灌输给颜回了,糟糕的是,颜回照单全收了。
孔子的话让颜回深信不疑,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后来孔子把颜回推荐去一个大夫家中做管家,上任之前人家要面试一下。于是问他:“准备怎么管理这个家?”颜回于是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把主人听得发愣,都这么克己复礼,活着还有什么劲啊?不用说,婉言谢绝了他。
孔子的教学是因材施教,所以这样的话绝不会对子贡、冉有等人说,因为说也没用,只有颜回会去照着做。其实,这样的要求,孔子本人也做不到,这也就难怪孔子承认颜回比自己还要贤了。
【现实解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现实解说是:不送礼,根本不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