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诚心跟她们过不去,若不是大姐急智,用牛肉脯代替猪肉脯,又免了顾客的单,寻味的后台估计全是差评,哪能做到今天的规模?
要知道差评对网店的影响有多大,她可是最有发言权了,毕竟在全面负责这个实体店以前,她可是全面负责线上业务的,她现在是没空管了,但她知道现在店里光是售后就有三人,专门处理这些差评,赔礼道歉送红包免单都是基操,好不容易才能哄得顾客删除,那可是费姥姥劲了,如果有几百个差评,这店直接不用开了,关门算了。
至于何广源为什么要厚着脸皮来求姜爱华跟姜丽华,原因很简单,因为娴姐肉脯的生意越来越差了。
给寻味供货的那段时间,因为不舍得花钱请人,何广源夫妻都是叫双方父母来免费帮忙的,几个老人从天亮干到天黑,纯纯的义务劳动,别说工钱,连想吃口好的何广源都不舍得,每天去肉脯里买那么多肉,半斤都舍不得煮了吃,全要做好了卖出去。
吃饭的时候就从锅里面舀几勺肉汤泡饭,何广源还说这肉汤千金难换,那么多肉熬出来的汤,不用菜都能吃三大碗。
四个老人年纪不小了,虽然是有心帮衬自己的孩子,但时间一长累得老骨头都快散架了,天天吃着汤泡饭,就算这店里每月赚几万也到不了他们手里,所以对这门生意就不上心了。
听说何广源跟客人闹矛盾了肉干不用做了,四个老人还长松了一口气,大大称赞了何广源夫妻一番,立刻收拾包袱回村里了。
何广源夫妻也是累狠了,最后一批货没有交,留在铺子里散卖,因为过年的原因,也很快就卖完了,夫妻美滋滋地过了个年。
加上前几个月赚的钱,这个年可过得真享受啊。
可过完年后夫妻两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了,这生意怎么变得这么差了?
原来的土特产店有了新货源,又嫌他们不声不响就断货,不要他们的货了,又失去了姜爱华这个大客户,娴姐做的肉脯一下就卖不出去了,只能放在本镇上消化。
但刚过完年,孩子开学要交学费,农田开耕要买肥料,农家人抓小鸡崽小猪崽要花销,处处都要花钱,大家连买肉的钱都没了,哪里还有余钱买肉脯?
所以一连两个月,娴姐肉脯都卖不出去,每天的营业额降到十几二十块,何广源跟娴姐这才慌了起来。
给姜爱华供货的那几个月可是月入两三万的,现在变成两三百,他们怎么接受得了?
娴姐不由埋怨何广源:“都是你,出的什么馊主意?人家早就叫咱们租地方增加人手做肉,就你舍不得出那几百块钱,现在可好了,每月几万的生意都黄了,这可怎么办?”
何广源之前见姜爱华天天催货,一直觉得自己的货有价无市,姿态摆得高高的,只有人求他,没有他求人的,结果现在一下从天上掉到了地上,一时也反应不过来,被老婆埋怨,他也恼了:“我说要她们出钱的时候你不也没反对吗?现在全怪我了?当时你要是反对一声,也不至于没了这个单!”
夫妻两人大吵一架,还差点动手了,但架吵完了,没一个赢家,再找不到销路,他们就连日常生活开支也成问题了。
第220章 陷阱(1)
何广源刚开始还拉不下脸来求姜爱华, 他先是叫娴姐做了一批肉脯,拉了去县城的店里挨个推销,结果试吃的多, 买的少, 别人只当他是摆摊卖的, 遇见大方的,买个半斤一斤的, 何广源辛苦一天, 赚的钱刚够路费跟买肉的钱,但是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都没找着。
去找了土特产老板,因为之前得罪狠了,人家连茶都没给他倒一杯,更不可能答应重新上架他的肉脯。
他背着肉脯散卖了几个月,累得要死, 钱没赚到几个, 还好到了五月节, 铺子生意回来了一些,他突然发现再这样下去也许以后都只有节日才能卖一点肉脯了。
何父见他们没生意,叫他回去种地:“都没生意了还老是待在镇上干什么?回老家种地吧, 不然等着饿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