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那么一瞬,周其野走了神,没听到对面说了什么,再开口只是道:“你可以去检索一下相关判例,这不是AI不AI的问题,是老鼠和米老鼠的区别。”
而后便简短道别,挂断了视频。
他其实很清楚,方才走神的那一瞬,脑中忽然出现的是许多年前的某个冬夜。年会之后,他与她走在陆家嘴的街头,对她说起小王子和米老鼠。
时隔许久,当时的情景仍旧历历在目,他以为自己会觉得伤感,结果,却只是短暂地微笑了一下。
【68】2014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海阔天空》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JD的课程还是给了言谨一个大大的震撼。
一年级总共七门课,侵权法、民事诉讼法、合同法、物权法、刑法、宪法、法律写作。
她是非英语母语的国际生,本以为听课是第一个障碍。好在有录音笔可以录下来反复听,美国学生一遍,她两三遍不止。
而后又觉得写作这一关最难。但事实证明,她还真就属于那种法考卷四得分最高,特别能白话的类型,检索、阅读、以及查引注确实慢一点,但只要花时间下去,再套上IRAC的套路,问题Issue,规则Rules,应用Application,总结Conclusion,几次案例简述的成绩都还不错。
以及传说中大量的阅读任务,每次课后布置几十上百页的案例书,她一边看一边记下要点,倒也没落下进度。
几项分开,都能应付。合在一起,便是大量时间上的付出。
九月到十二月,她也过上了周其野曾经告诉过她的那种生活,每天睡四五个小时,晚上熬夜,入睡磨牙,清晨又被闹钟叫醒,拳头都是握紧的,等到心跳稍稍平复,马上起来继续赶阅读。
除此之外,令她倍感压力的还有上课提问。
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的名字特别好发音,十几周的课程被叫到将近三十次。
且还不是平常的提问,而是以问到你崩溃为目标的那种,著名的苏格拉底教学法。课堂里有人被问哭,直接跑出教室。也有人装咳嗽不止,出去接水喝,平复一下心情。
传说中,这种提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完成阅读作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身为律师的一个基本功皮厚。
言谨庆幸自己工作过几年,倒是没被问哭,也没装过病,但还是不免被打压得怀疑人生。
那段时间,周其野也很忙,两人只是远程联系。
言谨会突然发疯,发微信给他,说:鸡立鹤群啊!怎么都比我聪明,还比我年轻!!!
周其野却回:有点被冒犯了,感觉是在骂我。
言谨笑出来,继续输出:除了上课,还要聚会!还要聊天!非逼着我每天活泼地说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好想对遇到的每个人实话实说,Bad morning!Bad day!Bad night!
周其野:哈哈哈哈哈……
言谨:感觉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上。
周其野:你觉得痛苦,但是学到东西了吗?
言谨:突飞猛进。
周其野:那不就行了,别怀疑自己,你已经够年轻,够聪明,够刻苦了。
言谨:听着像老板在讲话。
周其野:好难。
言谨:哈哈哈哈哈……
两人似乎就是这样渐渐磨合着相处的方式。有时候,周其野变得没那么像她的上司和前辈,但总也有一些事,他还是喜欢给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从最开始预约宿舍,他就给她指定了一栋楼,并且关照她住宿不要省钱,吃饭不要省钱,买书不要省钱。
言谨起初还稍有叛逆,过后发现竟都是至理名言,在法学院读书,最要紧的就是时间。
洛杉矶很大,校园也很大,她住的那栋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