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整理,眼神也就不自觉往纸上看,这一看,她窦地愣住。

这纸上写着的故事,怎么这般眼熟?

她连忙将箱子里所有的纸张全都倒了出来,一张张的翻看,终于确定,这就是她那日在茶馆听到的妇人借种生子的故事。

甚至不单单是故事情节,纸上连哪里语气要加重,哪里要慢一些,全都标注出来了。

上面的字迹,赫然是萧循之的。

她心底陡然漏跳一拍,手一抖,雪白宣纸洋洋洒洒掉了一地。

“别多想……别多想。”姜明婳回过神,连忙蹲下来将东西收拾好,一边不断劝导自己:“赵有仪说了,那说书先生本就是从京城来的,他也曾去过京中,或许是觉得这故事有意思,抄了下来……”

可隐隐约约的不安一直萦绕在心口,叫她难以平静。

浑浑噩噩将东西全都放好,她轻轻吐出一口气,扯了扯嘴角走出书房。

门外依旧是一片喜色,可不知怎的,如今她再看这满目的红,无端觉得有些扎眼。

她离开小院,在一众下人里望了一圈,犹豫了几息,没去找林府的下人,而是来到上官梦带来的婢女身边。

婢女一见到她,连忙放下手中喜字,弯腰行礼:“姜小姐。”

“你叫如儿是吧?”姜明婳笑了笑,示意她起身:“我在屋里待着无趣,想来与你们家小姐说说话,谁知道她出去了。”

见姜明婳记得自己的名字,如儿受宠若惊的点点头:“是,小姐过些日子便要回京了,临走之时想为小主子多添置些东西,姜小姐若是有什么话可以告诉奴婢,待小姐回来,奴婢一定记得转告小姐。”

“倒也没什么别的。”姜明婳声线稍低了些,像是闲聊一般:“就是这些日子实在无聊的紧,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出戏,好像是从京城传来的,只可惜我记不得名字了,想再听也不知道如何去找,这才来问问。”

如儿道:“京城确实有许多出名的戏文,姜小姐可还记得故事情节?奴婢或许知道一二。”

姜明婳轻声低语:“情节倒是记得,讲的是一个江氏女子嫁人后,夫家惨遭劫难,她不得已向身居高位的夫兄借种生子,搏出一条生路……你可曾听过?”

她盯着双儿,手指紧张的攥紧。

直到双儿疑惑的摇头:“奴婢从未在京城听过这样的戏文,姜小姐可是记错了?”

此时已是见春,暖阳高照,可姜明婳却在那一瞬间犹如坠入冰窟。

她不可能会记错。

她猜对了。

并不是她拉着萧循之上了贼船,而是从一开始,就是萧循之织了一张硕大的网,将她一步步引入船,掌舵的人从始至终都是他萧循之。

她不过是在他的棋局中步步上当的棋子……不,或许连棋子都算不上。

他为什么这么做?为了萧家的产业?不,他只要了三成。

袖子里的绢花掉到地上,姜明婳楞愣看着,而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越笑越大声,到最后捂着肚子,笑弯了腰,笑出了眼泪。

如儿吓了一跳,在一旁劝道:“姜小姐,你当心肚子里的孩子。”

孩子。

姜明婳抚摸着小腹,只觉得这满院喜色悲凉又可笑。

她擦去眼角的泪珠,唇角勾起,语气平静:“我要见你们家小姐。”

第45章 她必须和萧循之完成这场婚礼

翌日一早, 鞭炮声从萧府门前炸出一条碎红纸屑铺就的迎亲路,萧循之身穿红袍骑在马上,只觉得心情比从前科考时还要紧张。

也比那时更加喜悦。

即使围观的人群少有带着祝福的眼神, 大多都是看热闹和看笑话的心态,也不能让他眼里的笑意落下去半点。

一路热热闹闹到了姜府, 萧循之大步流星往里进,他做好了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接到姜明婳的准备, 可新嫁娘门前却并无人阻拦。

他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