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1 / 2)

二大人微微有些失望。

徐嗣诫却咋舌:“二哥这样好的学问都落榜了!”

“好事多磨嘛!”十一娘笑道,“看样子,我们谕哥儿还要再努力努力!”

徐嗣谕讪讪然地笑,情绪低落了好几天。

徐令宜和他去登西山,回来又接到姜先生和项大人的信,他的心情这才好起来。

在家里过了重阳节,徐嗣谕准备回乐安。

太夫人有些舍不得:“过了年再回乐安吧!你一去三年,家里的人都很惦记。”

“天降大任于其人,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徐嗣谕笑道,“祖母,你要相信我,定能通过老天爷的这些考验。”

他相心满满的,太夫人自然只能鼓励。

十一娘却商量徐令宜:“,要不,让项氏陪他去乐安吧!年轻夫妻,不能总这样分隔两地吧?难道他一日不中进士”夫妻两人就一日不团圆不成?”

“行啊!”徐令宜想了想,笑道,“有媳fù在身边照顾,我们也可以放心些!”

太夫人知道了,连连点头,sī下和杜妈妈道:“这样一来,我也可添个重孙了!”

项氏自然十分欢喜,回娘家去辞行。项太太百感jiāo集。nv婿为了举业到安乐读书,她于情于理都不能阻止,可nv儿嫁到徐家连头连尾三年,一无所出,她心里的担心、焦虑也不是别人能想像的。

徐嗣谕去安乐的前一天,项太太特意来拜会十一娘,送了孩子们一些衣料饰品,在太夫人面前说了很多恭维的话,在徐家用了晚膳才回去。第二天一大早就和儿子一起送nv儿nv婿出城,直到徐嗣谕俩口子的马车连影也不见了才回城。

徐嗣诫因此更用功了。

转眼间,到了永和十四年。

“姜家九xiǎo姐,今年要及笄了吧!”过了三月初三,十一娘和太夫人商量着去姜家提亲的事,“,还是请了黄三nǎinǎi吧!让她去姜家探探。风。我们这边也好准备成亲的事。”

十一娘笑着应了,挑了八耕匕盒去了永昌侯府。

黄三nǎinǎi很爽快地应了。!。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夏语(下)

第六百五十九章夏语(下)

徐嗣谆和姜家九xiǎo姐的婚事说了这么多年,不管是徐家还是姜家,都早有心里准备。姜家给九xiǎo姐准备的陪房袁宝柱家的甚至在送了年节礼后就没有再回乐安。

“……说是帮着姜夫人准备姜家九xiǎo姐的婚事。”姜家热烈而隆重地接待了黄三nǎinǎi,黄三nǎinǎi感觉两家既然都非常的有诚意,那接下来的事一定会很顺利。她神sè惬意地和十一娘并肩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喝着清香四溢的西湖龙井,“听姜夫人的口气,礼部shì郎王子信王大人和姜先生是挚友,姜家想请了王大人做媒人。”

十一娘将装着榆钱饼的xiǎo碟子朝黄三nǎinǎi面前推了推:“那我们世子的婚事,就有劳姐姐。”

“放心,放心。”黄三nǎinǎi尝了一口榆钱饼,“哎呀,同样是加了榆钱的,这饼怎么这么香!我们家就做不出这样的味道来。”

“姐姐喜欢,我让人再做一些您带回去就是了。”十一娘喊了琥珀进来,让她吩咐厨房现做,又转身和黄三nǎinǎi说着话,“那姐姐看,我们这边请谁做媒人好呢?”

这句话问的有技巧。

黄三nǎinǎi是个能干的,又熟知红白喜事的礼仪,以徐、黄两家的jiāo情,徐嗣谆成亲,请她帮着议聘礼聘金是最适合的。可既然请了黄三nǎinǎi帮着议亲,成亲的时候请媒人,就不好把黄三nǎinǎi的丈夫永昌侯世子爷撇开。可徐嗣谆也是世子,再让黄三nǎinǎi的丈夫做媒人就有些不合适了――永昌侯世子爷的身份还低了些。可要是不请黄三nǎinǎi帮徐嗣谆说亲,黄三nǎinǎi知道了,只怕心里还有点想法。

好在黄三n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