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1 / 2)

杨氏细眉渐拢,神色间有了几份凝重。

“姨娘,”注视着她的杨妈妈有些犹犹豫豫地道,“乔姨娘被送到了大觉寺,对你不好吗?”

“少了一个人,事情自然会简单些。”杨氏朝着西边十一娘住的正屋方向望去,“只是有事,恐怕要重新思商一番才是。”

杨妈妈听不懂:“什么事要重新思商一番?”

杨氏知道自己这个妈妈老实本份,忠心耿耿,不是谋士,却是忠仆。回头朝着杨妈妈笑了笑,道:“自然是怎样讨夫人欢心的事了!”

杨妈妈听了心里不由一阵难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杨氏已笑盈盈地吩咐杨妈妈:“你把我带进府的花样子都拿出来,我看看有没有适合喜铺用的。”

文姨娘正纳闷着:“……大觉寺,怎么听着有点耳熟,仔细一想,又记不起来了。”

“那就别想了呗!”秋红笑道,“反正不是什么好去处。要不然,怎么会把顶撞了夫人的乔姨娘送过去呢?”她更关心另一桩事,“姨娘,夫人有没有说怎么处置绣橼她们?”

文姨娘用力地摇了两下扇子:“把她们拘在屋里,让她们帮着针线上的人做针线。”

秋红“扑哧”一声笑:“夫人最喜欢让人做针线了!”

“做针线好啊,”文姨娘不以为意地道,“把人关在屋里做针线。免得到处晃悠惹出事来……”话音一落,她人已怔忡。

“怎么了?”秋红看着好奇。

“没什么!没什么!”文姨娘若有所思,“我就是在想,夫人常常让秦姨娘做针线……”

“这有什么奇怪的。”秋红困惑道,“姨娘不是应该帮夫人做针线的吗?”

文姨娘没有做声,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晚上去给十一娘请安,她显得比平常安静一些。不过,这并没有引起秦姨娘和杨氏的注意,相比她们两位,她的话还是显得很多。而注意到了的十一娘却在心里暗忖:发生了乔莲房这件事,大家总会有些感触。

说了几句话,她就端了茶。

第二天简师傅拜访。

“顺王又介绍了一笔生意给我们。”她笑吟吟地道,“做七夕节的鹊桥补子。”

“我们铺子倒成了专做补子的了。”十一娘听了失笑,又问,“给的价钱怎样?”

“和上次一样。”简师傅笑道,“不过比上次的数量多两倍。掌柜让我来和你商量商量,想再招几些人手。”

也就是说,可以小赚一笔了。

“生意好了,自然要多招几个人了。”

简师傅得了准信,笑着告辞了。

正好季庭为十一娘在暖房里养的那株栀子花开了花,太夫人、二夫人、五夫人等人一送,只剩下四、五朵,十一娘让人送了两朵去林大*奶,带了另三朵去了甘太夫人那里。

“比玉簪、茉莉香,个子也大。”甘太夫人稀罕得不得了,“也只有你们家养得出来!”然后吩咐小丫鬟从箱底找了个霁红小碗养着,又叫丫鬟切了西瓜来吃。

十一娘见她喜欢,也跟着高兴,一边吃着水果,一边和她说起铺子里的事。

甘太夫人喜笑颜开:“正旦节里要穿葫芦景补子、元宵节要穿灯景补子、端午节要穿五毒艾虎补子、重阳节要穿菊花补子、冬至要穿阳生补子……这一年四季有做不完的生意。顺王那里,你可要好好谢谢。”

“我也这么想。”十一娘笑道,“想请简师傅为顺王妃绣件百子戏婴小袄,您看意下如何?”

“这个主意好。”甘太夫人连连点头,“又吉祥,又能展现简师傅的绣工。”

两人七七八八地说了一大堆,十一娘在甘太夫人那里吃过晚饭才打道回道。

宋妈妈在垂花门口迎她:“夫人,您走没两刻钟的功劳,朱老爷和七姨来了。太夫人留着吃了晚饭,正在西次间说话呢!”

十一娘很是意外:“前两天她给我来信的时候都没提要到燕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