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想到徐嗣谆那次就是半夜出的事.这次南勇媳妇跟着在层里服侍,不由神色一前:“那么晚了,你们怎么还没有睡?”其他的人不由支着耳朵听。
徐嗣谆不敢做声.太夫人望着徐嗣诫。徐嗣诚见徐嗣谆不做声.
抿了嘴,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
太夫人又好气又好笑。
十一娘忙道:“做错了改正就是。要是知错不改.还不跟长辈说实话,祖母可要生气了!”
徐嗣谆像泄了气的皮球:“我和五弟想给六弟做个大花灯。
“做花灯?”
徐嗣谆垂了头:“想六弟做满月的时候挂。”
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吧!
十一娘揽了徐嗣谆的肩膀:“是给你六弟做的吧?”
徐嗣谆点头。
“反正他现在睡着了.也没有听见。我们都不告诉他。这样也不算是泄密。你说是不是?”
徐嗣谆听着脸庞亮了起来。
“不过,你们可不能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做花灯。要做.就白天做做。晚上睡不好,怎么能好好听赵先生讲课?赵先生要是知道他讲课你们都没有听.不知道该有多伤心呢?”
徐嗣谆连连点头.就是徐嗣诫.也跟着点起头来。
二夫人看着.眼中闪过异彩。
第四百六十五章 添枝(上)
太夫人见十一娘和贞姐儿的饭还只吃了一半.站了起来:“谨哥儿好了、我们也就放心了。你正在月子里,好生歇着。”说着.看了徐嗣谆和徐嗣诫一眼,“你们两个呢.跟着我回屋去吃午饭、歇午觉.下午还要去上课呢!”
徐嗣谆见祖母不再追究,喜上眉楷,拉了徐嗣诫的手连连点头。
十一娘不好留太夫人,让贞姐儿帮着把人送出了门。
有小丫鬟.一溜烟地跑去了文姨娘那里:“姨娘.姨娘.太夫人走了。
屋里除了文姨娘.还坐着杨氏。
文姨娘一早去了十一娘那里.听说谨哥儿病了.想着这时候十一娘只怕没心情应酬她.又折了回去。
半路遇到杨氏。
“姐姐可真早。”她笑着和文姨娘行了礼.“已经从夫人屋里出了。
自己就是不说,杨氏去正屋一看.也就知道了。何必做些损人又不利己的事!
就把情况跟她说了说。
杨氏很惊讶。
孩子不吃奶……这样说来.这孩子有问题了!
这个时候去看孩子.岂不是给大人添堵。
她立刻挽了文姨娘的胳膊:“这些日子忙着做针线.也没好好和姐姐说话话。今天正好碰到.吵姐姐一杯茶去!.
文姨娘知道她也是为了回避、笑着请她进了屋。
杨氏就问起贞姐儿的婚事来:“算算日子.沧州那边应该来人了吧?
文姨娘让小丫鬟沏了上好的碧螺春招待她:“夫人推到了大小姐及笄后!
杨氏微怔.道:“那岂不又要留两年。,“多留两年好。”文姨娘笑道.“年纪大些.嫁过去了也懂事些。婆婆面前可不像在家里.犯了错,可没有包容你。”
杨氏端了啜了口茶,和文姨娘说起体己的话来:“我这些日子为夫人和六少爷做了些针线活。可不知道为什么.夫人好像不大喜欢似的从来没有用过。姐姐最早进门.夫人又最看重姐姐.我一直就想顺问姐姐,不知道夫人都喜欢些什么样子?”
我针线上是最不行的。你问我别的.我还能答出个一二,你问我这些,我可是两眼模瞎。”文姨娘笑迸.“夫人看重我.也是因为我算盘打得好而已!、
杨氏见文姨娘答得滴水不漏.不由腹诽文姨娘狡猾。认真说起来.她和文姨娘是对手。
她也没有指望文姨娘会指点她。只是想着她在文姨娘面前一向低声下气这文姨娘也不曾对她近一分或是远一分,心里多多少少有点诅丧。
又想着自己在这府里并不相熟.如果想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