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氏见十一娘态度坚决,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徐令宜笑道:“连媳妇也不让在身边服侍啊!”
“说个话都不方便。”十一娘笑道,“何况弄得大家都不自在。”
徐令宜没有多说,十一娘让人把在后huā园和诜哥儿玩的谨哥儿找回来,吩咐小丫鬟摆饭。
谨哥儿就着一砂锅狮子头连吃了两碗,还让盛第三碗的时候,徐令宜忍不住问他:“你中午吃的什么?”
“吃得炸鸩鸩。”谨哥儿说着,一个红烧狮子头又下了肚。
徐令宜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把豆苗猪肚汤里的豆苗夹了一筷子到谨哥儿碗里,无奈地道:“中午还做子酒醉鸭肝、清蒸了肉末蛋,水晶虾仁、红烧黄鱼……他只吃炸鹌鹑。”
说话间,谨哥儿把豆苗用筷子藏到了饭底下,就着上面的白米饭继续吃红烧狮子头。
徐令宜看得啼笑皆非,道:“什么都要吃一点才好。”
“是啊!”十一娘说着,给儿子夹了快豆腐。
谨哥尼就瞪了徐令宜一眼:“爹,祖母说了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徐令宜大笑起来。
徐嗣谕和项氏过来问安。
十一娘请他们在厅堂坐了,待吃过饭,才招了他们去西次间。
徐令宜就问起徐嗣谕的打算来。
徐嗣谕道:“我准备十一月上旬启程回乐安。”
过了新婚就走。
这么快!年都不在家里过了吗?
十一娘朝项氏望去,项氏神色恬静,显然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徐令宜也觉得早了点,沉吟道:“也刷昔这一时。过了元宵节再启程吧!”
徐嗣谕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躬身应“是”。
文姨娘和乔姨娘过来问安。
“我们二少奶奶也在啊!”文氏一惯的热情,“手上这镯子可真漂亮!”
项氏忙朝着文姨娘和乔莲房曲膝行了个礼,喊了声“姨娘”。
徐嗣谆和徐嗣诫过来了。
十一娘仔细观察徐嗣诫。
他和往常一样站在徐嗣谆的身后,虽然面带微笑,眼底却没有了那种明亮的欢快。
十一娘微微叹了口气,说了几句话,就去了太夫人那里。
正好徐令宽也带了五夫人和孩子去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那里立刻热闹起来。
徐嗣谆就抽了空问十一娘尺工谱的事。
“你舅舅说”正在给我们找。”十一娘低声和他说着话,“王允那边,可曾许诺什么时候还?”
“没有!”徐嗣谆也低道,“不过,出了这种事,我给王允写了信封去,只说我一不小心把书给落到了水里。让他给我几天功夫”我想办法誊一本送过去。王允听了,让我不要还了。说到时候到翰林院的韩学士家里借抄一本就走了。可东西是我们损坏的,就王允不要”我们也不能不还啊!”
十一娘点头:“这么说来,翰林院的韩学士家里有了?”
徐嗣谆眼底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我们也可以去借来誊一份啊!”
“那我让你舅舅去借的试一试!”十一娘看着笑起来”耳边传来徐令宜温和坚定的声音:“……不用了。我们两家是至交。让谆哥儿和我一起去好了。正好学些待人接物的礼节。”说着,吩咐徐嗣谆,“你明天到回事处把送给永昌侯府的年节礼准备好,过两天我们看看永昌侯爷。”
听说要出去,徐嗣谆有点兴味索然。
他就了一声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回事处要礼单,待晚上送走了甘家的人,这才拿着礼单去禀徐令宜。
两家的年节礼不过是些菜叶、糖果之类的东西,不超过五十两银。
徐嗣谆提着纸匣子和徐令宜去了永昌侯府。
十一娘这边却迎来了沧州的年礼节。
和往年一样,邵家差人推了一车的沧州特产来。
进内院给十一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