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1 / 3)

“没有啊,只有蓝家的婆子来送请柬。我说您和金家娘子在善堂看帐,那婆子说是正好也要去善堂请白娘子的,便没放下请柬自去了善堂。怎么了?娘子。可是那婆子告我的状了?”

好笑地摇了下头,李玉娘挥手吩咐小红退下。这才垂下眼帘默默地望着手中这封信。“还真是,有什么样的大哥便有什么样的兄弟,送信便送信,这样子鬼鬼崇崇的算什么样子!”

虽然口中多有抱怨,可捏着信的指节却因用力而有些发白。深吸了一口气,李玉娘打开并没有封上的信封。抽出里面那张薄薄的信纸,还未看,已经先嗔道:“也不知多写两个字,这么一张纸糊弄谁呢?”垂目细看,那纸上果然是萧青戎的笔迹。虽然没写满,可总算不只一行:

玉娘卿鉴:京中繁华若梦。昨夜细雨如烟,心念卿卿,夜难寐。借用新交之友秦氏少游之词表我心意:“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萧郎字。

反反复复看了数遍,暗笑萧青戎还算知趣,把每一句相隔处都分好了,若不然她这宋朝半个文盲还真未必看得懂。卿卿?把这两字含在口中反复低念,李玉娘不禁无声浅笑。

这卿一字用在男女之间,倒似现代人那“亲爱的”一样了。不得不说,萧青戎这封信写得极之情意绵绵。李玉娘活了两世,还是第一次收到情书,可说是完全被这封信迷住了。返身坐到床边,自枕边取出那本苏词,翻出那张信笺。反反复复看着这两张纸,她越看笑容越甜,又情不自禁地把那半阕词念了又念。

“秦少游?他倒是好,在京中竟又交了朋友。倒是有点才,做得好词……这名字好生熟悉!这词,有好熟……”她偏着脑袋苦思良久,最终还是放弃。

书到用时方恨少,她这半文盲于古诗词上除了李杜王苏等几个少数人记得名字和几首童年背熟的诗词外,还真是七窍通了六窍。

因为接到萧青戎的情书,心情大好。在花厅中用饭看到顾洪时,她也是笑容未减。

看到她脸上的笑,顾洪眼中也现出几分喜色。看着李玉娘夹了鱼肉在碗中挑好刺后再放进嫣儿碗中,他的笑容不禁更盛,又似万般感慨地笑道:“这才象个家呢!”

“也不是啊!我倒觉得还是京里才是家。”正捧着碗扒饭的小虎咽下嘴里还未嚼的饭,急道:“虽然地方小,可住着舒服,抬眼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人,吃饭都香上几分。”

李玉娘闻声抬起头瞥了他一眼,却只是抿唇笑了下,也懒得去和一个少年拌嘴。反是顾昱冷冰冰地道:“谁也没说这里是你的家,你若觉得不自在,尽管自己先回京城就是。”

小虎闻言,脸上便有些不好看,“昱哥儿,虽说咱们年岁差得不多,可我到底是你长辈,说话总要……”

他还没说完,顾昱已经冷笑一声:“你是谁的长辈啊?别说什么舅舅之类的话?我正经的舅舅住在泉州,虽是讨人厌,可比你这种来路不正的可是强多了。”

看两人争执,顾洪也觉尴尬。忙低咳一声,出声道:“昱儿,莫要胡闹了。吃不言寝不语,难道忘了规矩吗?”

抬起头瞥了顾洪一眼。李玉娘暗笑这人只会说别人竟忘了自己,“大官人,我们家没那么大规矩。”用手帕轻柔地擦了下嫣儿的嘴角,她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我听说牙行已经帮你搭了两三个买家,不知道你那笔生意谈得如何了?”

“价格上还未谈拢,”顾洪笑着答了一句,又道:“让你担忧了。”

失笑出声,李玉娘偏着头笑道:“我担什么忧呢?不过是想提醒着大官人,莫误了归期受上峰斥责。”

这句话说得毫不掩饰,明明白白就是在表明要送客了。顾洪脸色变了又变,始终还是没有说话。

不过顾洪心里到底是有多怨,却不在李玉娘考虑范围内。晚上睡得好,第二天又打扮得光鲜,带了小红自去许家接了沈三娘。

不知是不是心中仍有些慌,沈三娘看起来没什么精神。听着李玉娘故意玩笑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