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4 / 4)

历史上的司马孚初为曹操四子曹植的文学掾,后升任太子中庶子。转而辅佐曹丕一路称帝。曹丕死后司马孚又辅佐其子曹睿,并掌管魏国财政。这期间司马孚认为要擒敌获胜,应该先有准备,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地区,边境的士兵不能抵挡。需要调集中央军队奔赴战场,仓猝间总是来不及准备,应该预先选出步骑二万部队,分为两部,以作交战之用。此外关中地区连年交战,粮食物资储备不足,应该从冀州调集农夫五千人屯于上邽,秋冬训练,春夏屯田。正是司马孚的这些政策使得魏军在与蜀军的拉锯战中占得上风。

由此可见司马孚做事讲究明刀明枪,稳扎稳打。不过偶尔也会有例外的时候。历史上司马懿动“高平陵事变”,政变夺权,司马孚就连同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一起屯兵司马门,控制京师。所以蔡吉相信司马孚此番冒险来龙口求学,多半还是出于家族的需要。

俗话说得好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汉末多得是多方出仕的家族。像是琅琊诸葛家的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三兄弟现在就分别就职于吴、荆、魏三国。河内司马家在北方分裂成齐魏两国的状态下分派一个子弟来齐国也不足为奇。

故而面对坦承身份的司马孚,蔡吉仅是淡然一笑道,“素闻司马八达才名远扬,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孤祝司马郎君在龙口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