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3 / 4)

公与想岔了。”

袁绍见沮授总算“接受”了自己的说辞,不由暗舒了一口气。就他看来只要沮授不再追究于这次的事,自己日后就有的是时间将尚且年幼的袁尚逐步培养为自己的接替人。届时面对像自己这般才华横溢的袁尚,与一无是处的袁谭,袁绍相信沮授总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袁绍跟着就故作大方地摆手道,“无妨,无妨。吾是宠爱尚儿多一些。难怪汝等会有此想法。”

“主公宠爱尚公子并没错,然长幼之序不可废。”沮授低着头语重心长地进言道。

袁绍被沮授如此一顶,尴尬之余只得阳奉阴违地点头应道,“公与言之有理。吾会铭记于心。”

然而这会儿承受着压力的袁绍并不知晓,他为三子袁尚进行的那番处心积虑的安排,此刻却在后院之中引起了轩然大*。

讨论区关于小蔡姻缘的讨论好热闹哟~~~小蔡笑眯眯地摇摇扇子,神马正太,神马沙猪,神马酱油~~~都素浮云~~~粉票才素王道,偶要粉票,偶要粉票~~~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十节 黑衣白衣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十节 黑衣白衣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将军府内宅的深院,袁绍的正妻刘夫人一身茶黄罗绮绵袍,外罩素纱禅衣,伫于丹枫之下,轻声吟唱着屈原的《九歌.湘夫人》。忽地一阵秋风掠过,树梢上的叶子真的像诗歌中传唱的那般飘落而下。刘夫人抬手接住了其中一片落叶,待见鲜红的枫叶映衬着素白的玉手煞是好看。一瞬间这位妩媚的贵妇人,嘴角露出了喜悦的弧度。

然而就在刘夫人端详红叶之时,忽见一男子急匆匆地来到院中,噗通一声向其跪地禀报道:“启禀主母,主公刚才在堂上表大公子为青州刺史。大公子不日即将赴任。”

刘夫人乍一听男子的禀报,原先舒展的黛眉骤然一簇,继而转身求证道,“夫君让袁谭去青州做刺史袁雷,汝可有听错?”

“回主母,此事乃小的亲耳所闻。在场的诸公也可证实此事。”被称为袁雷的男子低头回应道。

呲地一声,刘夫人手中的红叶被揉成了一团,与此同时她那云鬓上步摇也随之颤抖了起来,“岂有此理那他今日带尚儿上堂又是为何?难道只是为了给他那两个大儿子充场面”

刘夫人口中的那个“他”自然指的就是袁绍。然而院子里的婢女仆从显然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各个紧低着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见。不可否认出身世家的刘夫人是美丽的,是动人的。或许三十二岁的刘夫人早没了少女的清纯活泼,但她却有着豆蔻年华所缺乏的成熟魅力。无怪乎,就算府中姬妾成群,袁绍依旧对这位正夫人宠爱有加。然而夫君的宠信并不能令刘夫人感到满足。在这个时代女人一过三十就会被称为半老徐娘。面对袁绍这些年不断纳入府中的年轻女子,刘夫人深切地体会到,在偌大的将军府内,她唯一可以仰仗的只有她的儿子袁尚而已。

然而袁尚虽也算是嫡子,但由于刘夫人是袁绍的续弦,故袁尚于情于理都只得屈居于两个兄长之下。在刘夫人看来这无疑是件头痛的事,因为袁家的家主只能有一个。倘若自己的儿子做不了家主,那其长大之后势必就会被袁绍外放出去。想到自己日后年华已逝,留在府中天天看继子的脸色行事,刘夫人便觉得凄楚不已。所以自打生了袁尚之后,刘夫人一面潜心培养儿子,一面则处心积虑地想要让袁绍废长立幼。虽然到目前为止袁谭还霸占着长子嫡子的地位,但袁绍对三子袁尚的宠爱还是世人皆知的。或许废长立幼只是差一口气而已。

因此这会儿在听罢袁雷的禀报之后,刘夫人便一面告诉自己要冷静,一面则跟着追问道,“除此之外,夫君还有何布置?”

“回主母,主公还下令东莱的蔡府君辅佐大公子平定青州。此外主公便再无它令。”袁雷如实地禀报道。

刘夫人又问道,“东莱的蔡府君?可是那个少女太守?”

“正是此女。”袁雷欣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