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4 / 4)

如何应对眼前的变数。

就这样怀揣着满腹的心事,蔡吉带着李达回到了她在邺城暂住的郡邸。所谓郡邸就是专门用来为某一郡官吏或是客商提供住宿的官方馆舍。郡邸最初出现于西汉首都长安,其功能类似于后世的驻京办或是同乡会馆。邺城并非大汉的京师,却也设有相应的郡邸,这多少会让人感受到袁绍这个邺城之主的野心。不过在蔡吉看来这等小事已无足挂齿,随着汉帝被掳,袁绍的野心只会日趋膨胀。

汉帝刘彻被掳,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个大事件。倘若蔡吉不出手改变历史的话,那此事件将直接引出后世赫赫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倘若她出手的话,又该如何出手?又会引起多大的蝴蝶效应?种种疑问与担忧,让清楚历史进程的蔡吉这会儿也不敢贸然下结论。因此她一回到郡邸就立即找来了现下身边唯一的谋士刘义逊来商讨汉帝被掳一事。

话说,刘义逊原本以为蔡吉找自己是要商讨之后的青州攻略。那曾想蔡吉一张口就说当今天子被掳,直将他惊得瞠目结舌。不过刘义逊好歹也是青州名士,所以在经历过最初的惊骇之后,他立刻就冷静了下来,转而思虑起了眼下的局势。而坐在他对面的蔡吉亦不急不躁,静候其作答。于是乎,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刘义逊沉声分析道,“若是如此,袁公因立即点播兵马,赶往新丰救驾,迎接天子。如此一来即符合君臣大义,又可以天子的名义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叛逆。”

好个以天子的名义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叛逆面对刘义逊那与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类似的进言,蔡吉不禁在心中暗暗夸赞其有见识。同时亦为自己得到一个水平不赖的谋士而感到高兴。不过赞赏归赞赏,蔡吉却知袁绍不会选择这条通天捷径。于是她当即摆了摆手摇头道,“义逊先生此策虽妙,然以袁公的作风,多半不会如此行事。”

“府君何出此言?”刘义逊皱眉不解道。在他看来以袁绍目前的名气和势力,走挟天子以令诸侯路线是最合适不过了。倘若事情顺利的话,或许不出两三年这乱世就能终结于袁本初之手。

然而蔡吉却意味深长地向刘义逊提点道,“义逊先生难道忘了刘虞之事?”

刘义逊被蔡吉一提醒,自然也想起了当初袁绍欲扶持刘虞取代刘协的陈年旧事。不过刘义逊显然并不将此事视作问题,却见他当即摇头道,“昔日袁公虽曾有过废帝之打算,但袁公此举也旨在不让国祚落入董卓那等奸贼之手而已。如今董贼以伏诛,只要袁公及时救下天子。依刘某看来此事大可就此揭过。”

就此揭过?你也太瞧得起袁绍与刘彻两人的心胸了。蔡吉在心中无奈地苦笑了一下之后,便跟着摆手道,“义逊先生此言差矣。袁公当初意欲废帝可不止是为了对付董卓而已。”

刘义逊虽觉得蔡吉既已投靠袁绍,却又总是将袁绍往坏处想有些奇怪。但他此刻既然已经奉蔡吉为主公,也只好耐着性子追问道,“何以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