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倒是并没有让袁熙多等,却见她指着不远处的易京城北门欣然答应道,“熙公子放心,吉会调集兵马攻打北门。”
面对蔡吉如此爽快答应增兵,这下换做袁熙下意识地楞了一下。因为在此之前蔡吉的兵马一直只负责运送辎重,并未直接参加攻城。加之之前蔡吉部的大戟士在峡谷一战虽有不俗的表现,却在战后并未受到袁绍任何嘉奖。故而在袁熙的印象当中蔡吉本应该向自己大吐苦水,有所推诿才是。可对方却如此直爽地答应了出兵攻城之事。这让袁熙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于是他赶紧不解地向蔡吉探问道,“蔡使君不怕将蔡家子弟投入血肉磨坊?”
“吉既然率部众来到幽州,就抱了为大将军出兵出力之心。故熙公子不必有所顾忌,吉自会领兵攻城。”蔡吉说罢,又意味深长地冲着袁熙嫣然颔首,“更何况长痛不如短痛。”
第十三节 万事俱备
第十三节 万事俱备
不论蔡吉是出于何种目的答应出兵攻城,袁熙至少得到了他想要的答复。所以在向蔡吉善意地提醒了一番有关攻城的注意事项之后,袁熙便礼貌地同蔡吉欠身告了辞。然而就在蔡吉目送着袁熙的身影渐行渐远之时,她的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揶揄地声音。
“使君决定出手乎?”
不知何时于吉已然站在了蔡吉的身后。这位神出鬼没的老道一直以来都躲在蔡军的大营之中静待蔡吉将他引荐给袁绍。但从此刻于吉的口吻听起来,这老道似乎不仅听到了蔡吉与袁熙的谈话,而且还大有催促蔡吉的意思。
面对突然出现的于吉,蔡吉并没有回头,而是继续望着营门的方向欣然作答道:“本府率部来此已有数月,也该是结束易京之战回东莱的时候了。”
于吉耳听蔡吉已有打道回府之意,联想到自己到现在连袁绍的面都没见,不由白眉一竖,沉声提醒道,“老道在此也等了不少时日。还望使君莫要忘了当初的承诺。”
“那是当然。本府也指望着于道长在得到袁大将军器重之后,能为本府美言几句呢。”蔡吉回过头冲着于吉悠然一笑,跟着却又将话锋一转推心置腹道,“不过袁大将军出身名门望族,汝南袁氏先出于舜,世传孟氏《易》学。其身边又能人异士众多。寻常的阴阳术、符命,怕是入不了袁大将军的法眼。故而还请于道长稍安勿躁,耐心等候。待到本府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定会让于道长当着袁大将军的面上演山崩地裂之术。”
对于蔡吉的这番说辞,于吉早已耳熟能详。其实于吉心里也清楚,凭他那点“法术”骗骗寻常的愚夫愚妇还行。真要到袁绍这等大诸侯面前,除了炼丹求仙之术之外,于吉还真想不出其他能打动袁绍的法子来。可炼丹求仙是建立在对方有这种愿望,并且信任自己的基础上的。且不论袁绍而今一心只想着逐鹿天下,根本不会将有限的钱财投入求仙长生这种无底洞中。光是于吉太平道的身份就足以令他成为袁绍幕僚们攻击的对象。而蔡吉在锦西之时曾向于吉保证会用墨门一项秘术帮他在袁绍面前上位。鉴于于吉之前的不少“法术”都是借助墨门的机关术完成的,所以一直以来于吉都十分顺从地听从蔡吉的安排。只是蔡吉这法术的准备时间似乎比于吉预想中得要长太多。
眼下耳听蔡吉又以提起了那山本地裂之术。即心急,又好奇,更怕难以博得袁绍信任的于吉,不禁犹豫了一下,探问道,“使君真能保证此术能成功?”
“若非如此本府刚才又如何敢在袁熙面前答应攻城?”蔡吉挑眉反问。确实,蔡吉先前同袁熙说的那番话中,除了“长痛不如短痛”,其他都可以算是谎话。在这场权利的游戏中,蔡吉自己有时都弄不清自己究竟哪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
在蔡吉打发走于吉的同时,袁熙带着蔡吉的回复来到了袁绍的大帐之中。袁绍照例还是在同他的那些幕僚们商讨着天下大势。只不过从中原传来的消息显示,他的老朋友曹操这段日子过得颇为顺风顺水。其不仅打败张绣巩固了许都的防务,还借袁术与杨彪的姻亲关系将以杨彪为首的派系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