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1 / 3)

何晏留书:今夜午时,暖帐相见,有秘籍相送。

曹丕:@#¥……

曹纯:查房~~~查房~~~

何晏:┭┮﹏┭┮

这段时间在出差,每天更新的时段可能不稳定,还请各位书友见谅。

第六十节 用人不疑

收费章节(16点)

第六十节 用人不疑

锦西的急报是由林飞的鸽子飞跃渤海湾送来的。由于篇幅有限林飞在心中只提了公孙度兴兵来犯以及锦西上下已决心抗击。至于如何抗击却并没有说明。正所谓兹事体大,蔡吉在得信后,第一时间便将城内文武招入府中商议对策。

随着林飞的亲笔信在一干僚属中传阅,屋内的气氛顿时就变得凝重起来。虽说公孙度这两年来一直盘踞在辽东不声不响,可任谁都不能就此小窥辽东侯的实力。特别是在锦西孤悬海外的情况下,情势对蔡吉一方颇为不利。

黄珍是东莱的老官僚,对于初平元年公孙度泛海来袭的情境至今还记忆犹新。因此他头一个向蔡吉进言道:“主公,公孙度势大,以锦西一城之力恐难招架。还是速速修书一封,命锦西与公孙度和谈为妙。”

谁知太史慈立马摇头否定道,“黄从事此言差矣。锦西与东莱远隔重洋,仅凭只言片语不能判断敌情。依在下看来,是战,是和,还是该由林郎君与文远将军自行定夺。主公若不放心,可遣水师驰援锦西。”

太史慈此话一出,在场的将领均都露出了心悦诚服的表情。毕竟东莱早已今非昔比,蔡吉更是坐拥一州之地,连曹操都要与其联姻共同对付袁绍。说蔡吉怕公孙度,实在有些坠自家威风。更何况正如太史慈所言,锦西孤悬于关外,当地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场的人都不可能有直观的了解。甚至可能就在众人商讨对策的档口,已兵临锦西城下。仅凭信鸽传来的零星消息来指挥锦西行事实在是有些儿戏。然则正当众人以为蔡吉会依照太史慈的进言下令之时,堂上却响起了一个否决的声音。

“不妥。”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蔡吉的谋主郭嘉。在众人眼中郭嘉是主公最为仰仗的谋士,他既然说了不妥,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包括太史慈在内的一干文武,齐刷刷地便将目光投向了郭嘉。只见郭嘉转身便向蔡吉拱手进言道,“主公,龙口人多嘴杂,倘若水师贸然起航,恐遭人话柄。”

经郭嘉如此一提点,蔡吉与太史慈便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确实,这些日子龙口多了许多生面孔,虽说郭嘉已在派人暗中排查。但值此乱世谁都无法保证城里没有探子。更毋庸说许多同蔡吉关系不错的商贾同样也与曹操、袁绍有交情。锦西与易水本是蔡吉埋在袁绍背后的一枚钉子。这事虽说不能算密不透风,可至少袁绍目前还没精力发兵北上拔除这两枚钉子。倘若公孙度进攻锦西的消息传到袁绍耳中,那可就另当别论了。以袁绍在幽州的影响力,只需稍稍施压,就足以令锦西与易水腹背受敌。

蔡吉在思虑了片刻之后,当即颔首道,“奉孝言之有理。管将军,水师拨五艘战船以护航为由出海,莫要惊动城中百姓。”

“喏。”水师都督管承抱拳领命。

可黄珍还是不放心地向蔡吉提醒道,“林郎君与庞军师皆未曾统领过大军,仅凭文远将军一人抵挡公孙度似乎力薄了一些。”

黄珍的质疑唤起了不少人心底的担忧。确实,在许多人眼里林飞和庞统根本就没有作战经验,仅有张辽一人坐镇,锦西在将帅阵容方面实在是薄弱了一些。就连之前一直没有发话的贾诩也将视线转向了蔡吉,似乎是在问蔡吉,林飞与庞统能否担此大任。

蔡吉当然相信林飞与庞统的能力。林飞或许不见得会打仗,但善舞长袖,是个难得的外交人才。在部族势力错综复杂的辽东,他的这项能力尤为实用。庞统不仅在后世拥有很高的评价,并且也在宛城之战证明了他并非徒有虚名。但庞统有个无法回避的弱点,那就是年纪太轻,资历太浅。毕竟没有人能像蔡吉这样来自千年之后,更不可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