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3 / 3)

东莱产绵纸的别称。在许都一本书写在东莱纸上的诗经是众多世家贵族竞相争购的珍品。曹操在私下里虽也赞叹纸书轻便。但正如美酒虽妙战时依旧得禁酒一样。曹操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严词批判官宦贵族花重金买纸书的奢侈之举。并且曹操还严禁官府使用昂贵的东莱纸。此刻放眼望去架子上竟都是珍贵的纸书。这可让曹丕和何晏大开了眼界。

然而铃兰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指着满屋的书籍说道:“此间的书籍两位公子可随意借阅。”

“当下就可翻阅?”何晏拿起手边的《道德经 》爱不释手地问道。

铃兰点头:“当然。只是不许带出府。”

可正当何晏欢天喜地之时,从他的身后突然传来了一个尖锐的否决声,“不可”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当年大闹曹府的弥衡正站在书阁的门口一脸厌恶地看着曹丕与何晏。当他扫见何晏手中的《道德经》之后,更是豪不客气地呼喝道,“小子,放下书”

“凭什么?是齐侯同意吾等借阅的。”何晏护着书不甘示弱道。

“凭此屋之书皆为在下与同僚所抄。”弥衡傲然道,“尔等要借阅,先下楼洗净双手再说。但书绝不能带出楼。”

何晏见弥衡如此蛮横,当即反驳道:“是齐侯......”

弥衡不等何晏说完,便直接了当地打断道:“要不就自己抄。楼下有笔墨纸砚。”

“抄完归谁?”何晏试探着问道。

这一次弥衡倒是大放地说道,“抄完归汝。”

“成交”何晏喜形于色地拍掌道。对于这个时代的学子来说,抄书背书都是极其正常的事。倒是许多时候书的主人不给你抄。因此这会儿苛刻的弥衡在何晏眼中反而变得可爱起来。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向曹丕提议道:“子桓,一起抄吧。两个人抄起来更快些。哈,这下可有事干了。”

曹丕年纪虽小却也是爱书之人。若换在一年多前他多半会十分乐意在这片书的海洋同成堆的典籍消磨时间。只可惜眼下紧张的局势令他无法彻底静下心来看书,更不用说是陪何晏抄书。此刻曹丕心中最为牵挂的依旧还是远在官渡的父亲。而随蔡吉出征也远比抄书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