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阿瞒莫要再欺人。待朕将曹将首级奉上,看尔再嘴硬否?”言罢袁绍一挥手示意车夫将车赶回原位,继而回指对面的曹操放言道,“曹操留在大营,乃是天意要让朕亲手将其诛灭。”
袁绍高调的宣言,再一次引来了众文武的奉承。唯有郭图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紧盯沮授,好似在等待他的反应。沮授看了看跃跃欲试的袁绍,又扫了一眼周围整装待发的将士,心知眼下之局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说曹操留在营中折损了乌巢之计的效果。但想必此时的曹军也已意识到自己已然上当。在精锐尽出的情况下,就算是曹操心绪多少会有些混乱。相比之下己方计谋得逞,士气高昂,兵力又在曹军之上。胜算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
罢也,就让尔等见识一番吾沮广平之战法
沮授收起心中的得失,举起手中的木杖朝着曹军一指道,“掷击”
刹时,震天的喊杀声响彻官渡,数枚硕大的石块越过袁绍军阵在空中划过一条条显明的弧度,朝着曹军大营的箭楼、霹雳车以及军阵砸去。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七十节 蛟龙出海
收费章节(16点)
第七十节 蛟龙出海
四月的暖风拂过一望无原野,带着些许青涩的花香。以齐侯护卫身份出征的曹丕用手轻拍着马背,想要安抚跨下稍显不安的坐骑,但效果却不明显。话说这并不是他的第一次出征,早在九岁时曹丕便已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何,曹丕总觉得有什么事压在心间,让他隐隐有些不安。
许是头次随蔡军出征吧。曹丕在心中如次安慰着自己。相比之前的订婚仪式,此次蔡吉出征显得异常低调。在龙口城门前简单地祭过三牲之后,蔡吉便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西挺进。由于东莱与北海之间地形平坦,蔡军仅花了三天时间便抵达了东北海首府即墨城。早已在此等侯多时的北海太守王修亲率三万大军与蔡吉汇合,而蔡吉也将行辕暂时设在即墨,并在此调兵遣将。
在曹丕眼中蔡吉与喜好身先士卒的父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统帅。蔡吉从不亲自领兵厮杀。她总是待在离前线不远的后方同贾诩等谋士商讨作战方案,然后派出一员又一员武将领兵出战。与此同时,一批批盟军、曲部也从青、徐两州源源不断地朝即墨城汇聚而来。短短两日蔡吉的人马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长,并且势头没有减下去的趋势。
这不,此刻的曹丕就是在陪同蔡吉迎接来自徐州的兵马。正当他好不容易安抚下坐骑之时,从西南方向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两名插着“高”字旗与“张”字旗的骑兵,先后疾驰而来禀报道。
“报东海太守高顺率部一万到”
“琅琊相萧建率部一万到”
仿佛是在映证两员骑兵的报告,曹丕瞧见远处地平线上扬起了一阵漫天沙尘,滚滚马蹄令大地都为之震动。不多时两部人马便已汇聚即墨城下。但见“高”字旗下的统帅正值壮年,虎背熊腰,留着一脸络腮胡子。当他自曹丕身边走过时,特意扫了曹丕一眼,那充满寒意的眼神直瞧得曹丕暗自打了个哆嗦。而“张”字旗下的统帅则正好相反。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着轻便的皮甲,脸上挂着曹丕在许都常见的那种充满奉承的笑脸。老者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将领。他也忍不住看了曹丕一眼,但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然而壮年将领在面对蔡吉时,却收起了咄咄逼人的杀气,转而踏前一部,向蔡吉恭敬地行礼道:“高顺见过齐侯。”
原来此人就是“陷阵营”高顺,难怪会看吾不顺眼。曹丕在心中如此腹诽着。同时又将注意力转向了老者,心想琅琊太守张郃派这么一个老官宦来领兵,不知蔡吉会做何反应。
“萧建见过齐侯。”琅琊相萧建恭身行礼后,又将身后的年轻将领介绍给蔡吉道:“此乃张将军之侄张泉。”
张郃的侄子赶紧上前施礼道,“张泉见过齐侯。”
张郃本是袁绍的部将,素有河北四庭柱之称。之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