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3 / 3)

曹操手下。但这会儿是头一个发话的却是“少数派”的高顺。在听完前因后果之后,高顺当即虎目圆睁地嚷道,“为何要救曹操”

“齐侯与曹操乃是姻亲,若主上见死不救,往后没人敢与主上结盟也。”萧建捻着胡须替蔡吉答道。

“曹操为人奸猾,怎知不会有诈?”高顺嗤之以鼻。曾在吕布麾下效命的他始终对曹操心存戒备。

萧建听高顺这么一说,也有些迟疑地说道,“观夏侯渊与徐晃之狼狈,不似有诈……”

辛氏兄弟还不清楚蔡吉对曹操的态度究竟如何。因此并没有参与高顺和萧建之间的争论,而是密切观察着蔡吉的反应。却怎想蔡吉始终只是听着属下讨论,自己并没有发话。眼瞅着高顺与萧建争论不出个所以然来,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贾诩幽幽地自言自语道,“出兵是一回事,救曹乃另一回事。”

贾诩此话一出,无论是辛氏兄弟,还是萧建、高顺,皆露出了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确实,蔡吉依盟约必须得出兵,但这不代表出了兵就必然能救下曹操。出兵与救曹间的生死之度,此刻就掌握在蔡吉的手中。

迎着贾诩直指人心话语,眼睛一亮的蔡吉意味深长地向其讨教道,“依文和公看来,孤当如何处之?”

草皮:~~~~(》_《)~~~~ 救救粑粑~~~~

小蔡右手摸摸,左手交叉手指藏在身后_:司空不会有事。

第七十七节 辛府夜论

收费章节(16点)

第七十七节 辛府夜论

多年以前蔡吉也曾遇到过相似的情形。那时的她自持预知未来,认为只需在关键时刻出手,便可扭转历史的轨迹。在得知宛城之战开战在即之后,蔡吉权衡利弊决定出手救助曹操父子。在她一再的提醒之下,曹操最终注意到了张绣等人的阴谋,宛城之战亦因此彻底脱离了历史轨迹。只是那一夜,蔡吉本人却差一点葬于宛城熊熊战火之下。宛城一战,让蔡吉见识了曹操的阴险,同时亦让她明白历史的变轨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她的野心,也能夺了她的性命。所以当再一次面对是否救曹操的问题时,蔡吉决定听一听当世第一毒士的意见。

面对蔡吉的询问,贾诩并没有直接作答,而是平视着面前的女子,一字一顿地问道,“那得看主上之所图为何?是执掌朝堂?还是称霸河北?”

“哦?愿闻其详。”蔡吉一甩长袖朝贾诩恭敬地一揖道。在场的其他人亦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贾诩。

应承着众人灼热的视线,贾诩依旧保持着不慌不忙地态度向蔡吉分析道,“若主上有意执掌朝堂。可出兵不出力,坐视袁绍灭曹,或干脆出兵官渡,于乱军之中取曹操首级。曹操一死,豫州群龙无首,主上以救驾为名进驻许都,便可取曹操而代之,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曹操长子曹昂不在官渡,否则连其一并除去,主上便可将曹操部众尽收囊中。若主上意在称霸河北,可渡河北上与子义将军会师直取邺城。只是如此一来袁绍必会领兵回援,官渡就此解围,曹操自是安然无恙。但主上亦可在半道伏击袁氏父子。”

贾诩一席冷酷的言论,让在场的一干人等的背脊一阵发凉。辛氏兄弟更是在心中暗暗感叹,这贾诩老儿果然厉害,无怪呼能成为蔡吉的谋主。但蔡吉却对贾诩意图杀光曹氏父子的提议感到有些困惑。毕竟之前贾诩曾不止一次劝说蔡吉投靠曹操。如此一百八十度的反转剧,实在是让蔡吉有些怀疑,贾诩是否是在试探自己。

抱着这一心思,蔡吉向贾诩探问道,“杀曹氏父子?这可不似先生说的话。”

对于蔡吉的质疑,贾诩倒是显得颇为坦然,“此一时彼一时,既然主上胸怀大志,诩自是亦步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