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3 / 3)

罢当着蔡吉的面展开了《太平清领道》。

而随着卷轴一点点铺展开来,蔡吉的眼神也由最初的好奇逐渐变成了惊讶,“这......这不是墨家的后学?!”

“主上好眼力!”王韫欣然颔首道,“此卷正是墨者借方士之名所著。”

蔡吉之前之所以会对《太平清领道》如此感兴趣,主要是出于历史硕士的习惯,觉得这本在后世失传的书十分珍贵而已。正如这会儿要是华佗宣布他完成了《青囊书》,蔡吉也会将其视若珍宝。但眼前这卷《太平清领道》上的内容显然不是蔡吉先前想象中的道家修仙之术,而是结合了丹药、机关术等内容的墨家后学。倘若事实真如王韫所言,《太平经》的半部是由墨者所编,这便意味着墨家与太平道的关系远比蔡吉想象的还要密切。结合墨家在历史上的一些作为,蔡吉有理由相信王韫这会儿献上《太平清领道》必有其深意。

思虑至此,蔡吉收敛起了最初的惊讶,转而向王韫不置可否地问道,“既是墨者何以借方士之名替道家著书?”

面对蔡吉的疑问,王韫侃侃而谈道,“主上有所不知,墨家虽自秦时起便为朝廷所不容,但墨者并未因此消声灭迹。相反数百年来,墨者暗中结社,借术士之名奔走四方,以丹药机关之术博取上位者信任,推行墨者之法。久而久之便与各地五行家、方士、神仙家相融合结成了太平道。昔成帝(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年间,国事不振,有先师甘忠可诣阙,献《包圆太平经》于天子。其称大汉虽逢天地大终之际,但天不弃大汉,遣赤**下凡,助大汉重拾天命。谁曾想光禄大夫刘向竟以“假鬼神罔上惑众”之罪名,将甘忠可下狱致死。”

蔡吉听到这里总算是证实了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质疑,那就是太平道的核心思想并非来自道家。须知道家乃华夏之根,论资历远胜儒家与法家,堪称帝王之术,贵族之学。试想以黄老之术为统治者所接受,宣扬“上善若水”、“清静无为”的道家,又怎么可能打着“致太平”的旗号鼓动黔首造反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一门学派不能以本来面目见人,却又极富入世之心,同时还不被道、儒、法三家接受。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似乎也只有墨家一派而已。

王韫这会儿的介绍一方面证实了太平道的核心思想来自墨家,另一方面也从解释了墨家为何难以被统治者接受的一些原因。至少在蔡吉看来甘忠可那样的方士根本不懂帝王之心。试想同样是毛遂自荐。法家跑上来说,“权制断于君则威,吾有强国之策若干……”道家、儒家跑来说,“天人合一,君上乃赤帝子化身,吾愿……”太平道的跑来说,“吾乃赤**化身,来助尔……”如此不识时务,被儒家下黑手,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蔡吉也知太平道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否则也就不会有黄巾之乱爆发。所以她抬手示意王韫继续说下去。

王韫见蔡吉并没流露出对太平道借鬼神之名干政的反感,便继续向其讲述道,“数年后,成帝薨哀帝继位,国事益加不堪。哀帝久病不起,甘忠可弟子夏良贺说服大臣李寻等人再次以太平道劝说天子。哀帝为求病愈,遂下令改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夏良贺、李寻等人得势后,便以太平道推行变法,整肃朝纲。然而朝中的士大夫却对太平道大肆攻击,加之哀帝久病不愈。夏良贺等人最终皆被奸佞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