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1 / 5)

“此事孤也有所耳闻。”曹操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道,“据说均田制乃革新屯田制所得,就不知此策优劣如何?”

荀攸却紧锁着眉头拱手向曹操提醒道,“且不论均田制是优是劣,放任蔡安贞将冀州四郡治理成青州,对主公来说终是一桩祸事。”

确实,蔡吉最令人害怕的地方,不是她拥有多强的武力,多高的智谋,多贵的身份,而是在于她擅长治理民生,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让一州一郡之地恢复生息。试想之前仅凭一个青州蔡吉便以粮草充沛驰名天下,若再加上冀州四郡那还了得!这会儿曹操经荀彧如此一点拨,不禁也有些怀疑自己当初定下先南后北之策是否草率了一些。不过曹刘大战已然开打,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眼下的情势可容不得曹操瞻前顾后。想到这里,曹操便向荀攸问道,“公达可有应对之策?”

“冀州四郡百废待兴,豫、兖两州又盗贼四起。”荀攸说到这儿眼中骤然闪过一丝寒光,“攸以为主公大可祸水东引。”

凤穿残汉 第五十节 古来征战虏不尽

蔡吉在庞统、田豫、麴演、赵云等人的簇拥下站在汉长城上,远眺北方延绵不绝的草场与群山,脑中不由显现出了唐朝诗人李益的《塞下曲》"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paipai冰@火!中文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对于以农耕为生的汉民族来说,与塞外游牧民族间的争斗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争斗的核心既不是文明间的碰撞,也不是民族间的对立,而是争夺生存空间、争夺生存资源。公元4世纪到公元7世纪间由于气候与环境的变化,高纬度地区的民族开始大规模迁徙。中国、印度、波斯、罗马,几乎在同一时期欧亚大陆上文明古国都受到了来自高纬度地区蛮族的入侵。后世的史学家将这段时期称之为"民族大迁徙",当然也有人直言不讳地称其为"蛮族入侵"。

总之无论你是否愿意,蛮族终将降临。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淘汰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幸存下来民族将进入下一轮抗争,而失败者则会被彻底从这个星球上抹去。汉民族在这场蛮族大迁徙中以高昂的代价幸存了下来,并在尾声成功反击开启了大唐盛世,这样的战果在全球范围内来说也是罕见的。但作为一个穿越者蔡吉并不满足于此,在她看来自己既然熟知历史进程就有责任将代价减到最小。

"齐侯,此去两百里便是白登山。"幽州治中田豫指着远方起伏的山峦打断了蔡吉的思绪。

"那鲜卑人岂不是只需一日便可兵临城下?"回过神来的蔡吉微微蹙眉道。

哪知站在一旁的牙门将麴演却嘴角上扬,摇了摇头道,"行军不似马上飞递,胡人又不钉马掌,就算一人双马,一天至多也就跑百十里路。"

蔡吉经麴演一番点拨,这才想起中原官道每隔二十里设一驿站。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会用快马传递,马累了即在沿途驿站换马,如此这般连续飞跑,方能保证日行三百里、四百里、六百里、乃至八百里的速度。齐军骑兵在不惜马力。一人双马的情况下倒是能达到日行两百里的速度。但齐军的战马都钉有铁制马掌比较耐磨。所以正如麴演所言,不钉马掌的胡人若学齐军这种跑法,不谈战马耐力如何,单是马蹄就非跑烂不可。

"孤都快忘了马掌乃中原独有之物。"蔡吉自嘲地笑了笑道。

"可惜…马掌本该是齐军独有之物。"庞统略带忿然地叹了口气。

蔡吉心知庞统这是不甘心之前马掌被曹军学去便宜了曹操。但马掌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发明。一旦在军中大规模推广开来,就很难再保密下去。所以不难想象随着曹军大举南侵,马掌很快就会传到荆扬两州。其实相比马掌南传,蔡吉真正顾虑的是马掌和马镫流入草原被鲜卑、匈奴等游牧民族学去。paipai毕竟齐军戌边的第一要务就是抵御北方蛮族入侵。随着双方交战规模逐步扩大,马掌和马镫终究还是会流入关外。

想到这里,蔡吉不无担忧地摆了摆手道。"马掌并非繁复之物。莫说曹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