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1 / 4)

但是郭嘉这会儿的态度却又是如此坚决,这使得崔琰忍不住痛心疾首地长叹一声道,“奉孝真要一查到底?”

“嘉排查完工房,便不会再滋扰讲武堂。毕竟嘉也在讲武堂授课。”郭嘉稍稍缓和了一下语气道。其实他也不想同崔琰闹得太僵,更不打算同对方翻脸。只是郭嘉并不认为讲武堂能神圣到享有特权不受官府调查,更不能容忍一些鱼龙混杂之辈继续留在讲武堂伺机而动。

“罢也。一切全凭奉孝做主。”崔琰无奈地摇头道。东汉一朝在光武帝的影响下,素来尊孔崇儒,以仁孝治天下。然则黄巾之乱后,天下诸侯并起,汉室式微,连带的儒学也跟着逐渐势弱起来。无论是北方的曹操,还是南方的孙策,皆喜好启用寒门子弟。而寒门又恰恰多循吏、酷吏。崔琰本以为注重教化的蔡安贞会偏向儒学。而今看来蔡氏麾下的循吏、酷吏也不见得比曹氏、孙氏少到哪儿去。为今之计只有先委曲求全,待到事情明朗之后,再向蔡吉进言,劝说其不要重用酷吏。

其实郭嘉又何尝不知崔琰心中所想。然则眼下乃是群雄逐鹿的乱世,需要的是“直法行治”。因此面对神情沮丧的崔琰,问心无愧的郭嘉抱拳正色道,“此乃嘉职责所在。还请季珪见谅。”

凤穿残汉 第六十五节 南匈奴

事实上蔡吉与曹操之间的矛盾远不止火药一事。paipai且就在曹操取得新野大捷的同时,在阴馆稍做整顿的张辽和赵云已然领着六千兵马一路南下直奔并州重镇太原而去。由于齐军此前以“神器”克平城的消息早已传遍河朔各地,加之张辽和赵云在幽并两州也素有威名,因此齐军沿途所过城寨无不闻风而降,寥寥数日间便已进抵太原郡郡治晋阳城。

话说晋阳城最初乃是由春秋末年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所筑。三家分晋后赵国定都晋阳繁盛一时。待到秦灭六国一统中原,晋阳又被迭为太原郡,并作为并州治所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晋阳城不仅规模宏大,人口众多,其在政治军事上更是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正当张辽踌躇满志地打算从高干残部手中接管晋阳城之时,前去探路的斥候却带回了一个令他神色为之一变的消息“禀将军,晋阳城头已然竖起曹字大旗!”

“尔可看清?”同行田毅不等张辽和赵云发话,便已迫不及待地追问起来。

“小的亲眼所见,绝不敢诓骗将军。”斥候信誓旦旦地赌誓道。

田毅听罢斥候所言,不由回过头略带侥幸地朝张辽等人嘟囔道,“许是高干残部狐假虎威。”

张辽则脸色铁青地一踢马肚道,“看了再说。”

随着张辽一声令下,半柱香后六千齐军便在晋阳城下摆开了阵势。正如斥候所言,此时的晋阳城头数十面“曹”字大旗迎风招展,倒是城上的守军眼见齐军突然兵临城下显得有些惊慌失措。为首的将校更在张望一番后便干脆一溜烟地跑下了城楼。

见此情形,田毅当即一马当先冲到城门前,扬起手中长枪直指城头守军,大声爆喝。“吾等奉齐侯之命而来,速速开城投降,饶尔不死!”

然而正当田毅耀武扬威之时,忽听城上有人以沙哑的嗓音大声说道,“不知友军莅临,未曾远迎,失敬失敬。”

田毅闻声抬头,就见一个青袍老者在一群将校的簇拥下,如闲庭漫步一般走上了城头。不过田毅可没兴趣同对方互称“友军”,但见他长枪一甩。昂首反问道,“来者何人?”

然而那青袍老者却毫不理会田毅的挑衅,反倒是神定气闲地朗声说道。“张文远将军可在?请上前一叙。”

张辽策马上前朝那青袍老者拱手抱拳,“余便是张辽。不知尊驾如何称呼?”

青袍老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张辽,旋即客气地拱手还礼道,“老夫乃司隶校尉钟繇,晋阳守将已归顺朝廷。从今往后还请张将军多多照应。”

钟繇一席话说得有理有据,让人辩无可辨。但是张辽等人却是憋屈不已,须知他们之前为了征剿高干已连续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