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3 / 3)

虽是由蔡吉举荐有幸破格称为雁门太守,可他始终更倾向于拥天子的曹操。加之王凌的好友司马朗、贾逵都身处草营深得曹操器重。于是经过司马朗、钟繇一番劝说之后王凌很快便答应帮助钟繇夺取平城。

此刻面对奸细的疑问,王凌自信地双手一背道,“牵子经不过一介武夫,本府自有妙计令其就范。”

是的,无论是牵招还是麴演在王凌眼中都只是粗俗的武夫而已。他甚至不用刻意去挑拨,仅是冷眼旁观就能令牵招与麴演心生芥蒂。白天他更是利用牵招和麴演之间的矛盾不动声色地将麴演支出平城。如今唯一让王凌觉得棘手对手就只剩下了领兵来援的庞统。

对于庞统王凌的心态也甚是复杂。一方面他看不惯庞统锋芒毕露的做派。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那个比他小七岁的丑陋男子确实很有才华。在王凌看来这几乎都快成了齐营的通病。因为相对其他诸侯蔡吉麾下有着大量少年得志的文官武将。他们个个年轻气盛却又缺乏谦逊的品行。而这也成了王凌不看好齐营未来的诱因之一。

思虑至此王凌收敛起了笑容转而向那奸细郑重嘱咐道,“未免夜长梦多,还请钟公速抵平城。”

第一百零一节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牵招哪里知晓自己已被王凌算计。在袁谭退兵后不久有关蔡吉脱困、庞统来援的消息就传到了平城。牵招闻讯后赶紧派出人马与庞统取得联系,而他得到的回应是庞统的先头部队将于翌日午时抵达城下。

就这样在平城解围后的第二天,牵招领着城内文武官僚如约出城迎接庞统部。然而最终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旗帜并非牵招熟悉的“蔡”字旗而是一面面迎风张扬的“曹”字旗。意识到情况有变的牵招当即就想下令全军备战,却被一只手给栏了下来。

就见王凌拉着牵招的袖子,神色坦然地催促道,“王师已至,将军还不上前相迎。”

牵招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回头看了看周遭的文武。由于麴演之前追击袁谭领走了大批齐军精锐如今平城城内仅剩两千守军。更毋庸说在场的多数人也和牵招一样对眼前的突变没有丝毫准备。打,显然是没有胜算。不打,又如何能阻止曹军入城。

正当牵招脸色阴晴不定之际,王凌又适时地凑上前向其劝说道,“曹蔡结有姻亲之盟,将军迎朝廷王师入城,齐侯岂会为难将军。”

王凌一席话令牵招心头一动,过去数个月来的起起伏伏就像画片一样在他的脑中逐一掠过。隆隆炮声下的狼狈,初见蔡吉时的惊愕以及面对麴演时的隐忍……于是片刻过后这位归附齐营才四个多月的降将终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似地策动缰绳朝着前方的曹军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