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3 / 3)

看来确也当得。”然而太史慈在将蔡吉夸赞了一番之后,突然又话锋一转道:“正如小郎君所言众人推举汝为孝廉是因为汝做了该做的事。不过这世上有些事情却是不该做也不能做的。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非但不会被人理解可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啊。”

早有心理准备的蔡吉自然不会三言两语就被太史慈给吓住。却听她对着太史慈明知故问道:“依太史将军看来吉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了吗?”

“小郎君以为凭汝的才识资历真能当一郡之长?”太史慈注视着蔡吉反问道。

承接着太史慈的视线,蔡吉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吉年幼学浅做太守确实有些贻笑大方。但是吉自负有一样东西能让吉胜任这一郡之长!”

“哦?是什么?”太史慈饶有兴致地看着蔡吉,想要从这个胆大妄为的蔡家小郎君口中听到一番精彩的说辞。

然而蔡吉只是朝天拱了拱手说出了一个很寻常的答案:“那就是吉对大汉的忠诚之心。”

对大汉的忠诚之心这样一句话在汉朝似乎是个再寻常不过的表忠心之语。上自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鲜有人没有说过类似的话。至于有几人是发自真心忠于大汉就没人说得清楚了。然而蔡吉这句看似平常的话语在太史慈与张清听来却蕴含某种深入骨髓的情感。因为他们并不知晓蔡吉口中的“大汉”并非是一个朝代一家皇室,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但蔡吉的赤诚之心却已然被在场的二人所领会。于是太史慈与张清暂时不再去想如何说服蔡吉,而是静静地等她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