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武无太史将军之功,不会领兵救灾;财又不及段老之富,无力救助饥民。吉有的只是一颗赤诚之心,并希望能以这一腔赤诚激励百姓。故吉在此恳请诸君成全吉的这份赤诚之心。”
言罢蔡吉当着一干人等的面深深作了一揖。直将太史慈感动得起身相扶道:“小蔡府君放心。慈定保汝周全!”
一旁的管统见状也跟着感慨道:“小蔡府君赤诚,吾等不及也。”
而段奎虽对蔡吉的目的抱有些许怀疑,但他一时也想不出那丫头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毕竟若是换做段奎自己面对如此危险的差事躲还来不及呢。又怎会磕头求着去那种危机四伏的地方。不过既然太史慈都出面保证要护蔡吉周全了。段奎也只得叹了口气向蔡吉叮嘱道:“咳,罢了。若飞蝗真的来袭,小蔡府君可得注意安全啊。”
蔡吉眼见众人总算是同意自己去灾区了,不由暗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做傀儡还真是件累人的差事。不过累归累她表面上还是得踌躇满志地同管统等人就救灾抗灾事宜的细节进行深入的商讨。于是乎,直至日头西斜管统、段奎、黄珍、太史慈四人这才带着满脑子闹哄哄救灾方案的散会回府。
由于汉朝人是两餐制的,食时(上午八九点)吃早餐;晡时(下午四五点)吃晚餐。因此当蔡吉回到太守府的后院之时,院子里已飘出了诱人的饭香味。只见铃兰端着铜盆翩然而至行礼道,“小府君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先洗个脸吧。”
“辛苦了。”蔡吉朝铃兰微微颔首接过面巾后,又嗅了嗅空气中的香味问道:“今天做的是汤饼吧?”
铃兰见蔡吉一下就猜中了晚餐,连忙高兴地点头道,“小府君鼻子好厉害啊。没错就是汤饼。”
蔡吉心想这年头除了摆宴席,平日里太守府不是面饼就是面片汤。此刻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面汤味她自然是一下就猜中是汤饼了。不过蔡吉转念一想眼下正是蝗灾肆虐的非常时期,自己身为太守在家里吃面片汤传出去总不太好听。于是她当即便向铃兰嘱咐道:“铃兰,而今天下飞蝗四起,我身为太守自当以身作则勤俭节约。所以从明天起我的饮食一切从简吧。”
其实蔡吉现下的饮食相比一些大户人家已经算是寒酸的了。可她现在还说要一切从简。这让铃兰意识到以后汤饼是不能做了。县令府出身的铃兰当然明白蔡吉在蝗灾时做出这样的举动是有德的表现。可一想到以后只能用一些简陋的食物招待小府君,铃兰不由黯然地问道:“那今天的汤饼呢?”
“当然是吃干净啦。浪费铃兰做的美食是会遭天谴的哦。”蔡吉咧嘴一笑冲着铃兰打趣道,并引得后者也跟着笑了起来。
有了这么一段插曲蔡吉也知道自己以后可能好几个月都得与稀粥炊饼为伴。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叫现在是坑爹的汉末啊!因此蔡吉这碗面片汤吃得可谓极其细致极其缓慢。她边吃还边在心里发誓等以后发达了一定要吃鲍鱼,吃鱼翅,吃烤乳猪,吃……
不过就算蔡吉吃得再慢一碗面片汤也总有吃完的时候。更何况张清也来访了。却见他一进门便冲着蔡吉急切地问道,“听说小主公要去救蝗灾?”
“没错。”蔡吉一边示意铃兰煮茶一边随口回答道,“张大哥的消息可真灵通啊。”
“啊呀,小主公,那种是非之地你怎么可以去呢。”张清在门外急得直跺脚道。
“张大哥莫急。我这次去救灾有太史将军作陪不会有事的。”蔡吉说着朝张清招了招手道:“张大哥还是进屋说吧。正好我也有事要找张大哥你呢。”
张清听蔡吉这么一说,不由神情凝重地走进了房间。在就坐之后他又不甘心地追问道,“小主公是铁了心要去救灾了?”
“恩。吾已下定了决心。”蔡吉用不容置疑的口吻点头道。
张清心知自家小主公是那种一旦做出决定便十头牛也拉不回的主儿。于是无奈之下的他只得叹了口气提议道:“那小主公带上清一起去把。”
“这可不行。张大哥得留在黄县。”蔡吉不假思索地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