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4)

“真好吃啊!”找不到任何形容词的李达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没想到这小小蝗虫竟如此肥硕。”太史慈打量着手中的烤蝗虫跟着点头道。

“古书有云,蝗化为鱼虾。如今看来果是如此。这蝗虫吃上去竟有虾仁味。”虽吃得满嘴流油童恢亦不忘在这个时候掉书袋。

有了童恢、太史慈等人的一番评价,周围的百姓哪儿会再有怀疑。一个个争相恐后地也想尝尝这小蔡府君制作的烙饼卷烤虫儿。于是蔡吉又让人拿来了一些活蝗虫。不过这一次在摘洗干净蝗虫后,蔡吉并没像先前那般考究地烙饼烤虫,而是让伙夫直接将蝗虫倒入锅中翻炒。虽说做法粗糙了一些但那诱人的肉香却更浓了。以至于伙夫才抄了几下,周围的百姓便忍不住冲上去抢食起来。

诚然这样一来不少蝗虫都还没被彻底炒熟,一些百姓甚至只能抢到一只或半只蝗虫。但就算是如此蝗虫丰富的蛋白质还是让缺少油水的不其百姓大呼过瘾。以至于这些人看周围蝗虫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敬畏变成了对肉食的渴望。

“好吃!好吃!俺今晚就要抓一袋,不,两袋带回去。”

不知是谁先起了这么一个头,紧接着在场的百姓纷纷都跟着附和了起来。有的说要吃光城外的蝗虫,有的说要到抓光本县的蝗虫,还有的说要把蝗虫像虾米一样晒干储存起来。总之现场一扫之前犹豫颓靡之气灭虫士气空前高涨。

周围不其百姓的变化自然都被童恢看在了眼里。从低级官吏一路做到县令的他十分清楚百姓虽愚钝却也有着属于庶民的狡猾。在大灾面前想让匹夫为了大义而舍身这是上位者的一厢情愿。百姓或许会慑于官府的威仪或感激于父母官的仁义而出力救灾。但这终究只是一时之计。百姓心中最为挂念的还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然而蔡吉才刚到不其县,却能在短短两个时辰里调动起百姓的士气。再一联想到之前有关蔡吉在黄县鼓动百姓抗曹的传闻,童恢不禁抚须叹道:“小蔡府君真是善捕人心。”

“童县令过奖了。吉只是站在百姓的位置想了一些事情而已。”蔡吉说到这儿扬了扬手中剩下的半只烤蝗虫笑道,“更何况蝗虫也确实好吃。”

第二十九节 粮!粮!粮!

话说正当蔡吉在不其县与百姓同心协力共抗蝗灾之时,中原其他州府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同的是自汉初董仲舒衍天人感应以后,灾异说、天谴说风行两汉王朝,帝王大臣学者术士普遍相信星象灾异天谴之说。而这一次蝗灾的自然也不能免俗,普遍被东汉人视作了上天对人间的一种惩罚。故而像东莱郡这般主动组织人手灭蝗的州府可谓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州府都选择一边囤积粮食一边任由飞蝗在其境内肆虐。

毕竟时值乱世,粮食是各个诸侯安身立命、争夺地盘的资本。既然蝗灾是上天降下的惩罚无法阻挡,那囤积粮食保证军粮供给就成了诸多诸侯的一致想法。而这其中又以割据扬州的袁术贯彻得最为彻底。他不仅没有救助饱受天灾的百姓,反倒是大肆抢夺粮食囤积军粮。以至于原属鱼米之乡的扬州竟呈现出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象。

不过如果说扬州的惨剧是由袁术的野心与无道而造成的话。那身处蝗灾发源地兖州的曹操与吕布却是连想“无道”一把的资本都没有。正如这会儿的荀彧站在鄄城城头一眼望去的那样,此刻的兖州境内除了光秃秃的荒野就是哀鸿遍野的饥民。

其实早在蝗虫临世的那一刻,荀彧便已意识到自己之前一年多来的心血算是彻底付诸东流了。须知倘若只是让吕布夺走兖州,那曹军还有机会从吕布军手中抢收地里的庄稼。但飞蝗过境却是寸草不留。哪怕曹军再勇猛善战也不可能蝗虫嘴里抢粮食。没有粮食就意味着主公曹操无法维系庞大的军队,无法从吕布手中夺回兖州,甚至无法在此乱世立足。诚然鄄城城内囤积着主公之前从徐州劫掠来的粮草。但光凭这点粮草又如能何支撑过这多灾多难的一年。

“看来还是得借粮啊。”荀彧望着空无一物的天际独自呢喃道。

却不曾想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