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3)

屋中与赛鲁班之间的交锋,不禁感慨道:“小主公真厉害。连赛鲁班这等刁钻之人也能说服。”

“张大哥此言差矣。马伯是个刀子嘴豆腐心之人。更何况他所讥讽之事皆是事实。吾身为太守因救灾不力而被人责难几句又有何不可。”蔡吉摇了摇头道。

张清见蔡吉将过错都揽在了自个儿身上,连忙替其辩解道:“小主公当初只是订了救灾之策,至于如何执行那可都是管统、段奎、黄珍等人的事。小主公又何须揽下他人所犯的过错。”

“那是因为吉是东莱郡的太守,而管统、段奎、黄珍等人都是吉名义下的下属。身为上位者必须得有所担当才行。一味地撇清干系只会给世人留下难堪大任的印象。至于孰是孰非,吉相信天下自有公论。”蔡吉傲然地说道。

“小主公言之有理。是清目光短浅。”张清深以为然地点头附和道。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张大哥身为吉的家将自然是处处维护吉这个主公,没有目光短浅之说。”蔡吉在赞赏了张清的忠诚之后,又将话题一转道:“不过马伯如此古道热肠。吉也不能让其白出力。”

“小主公是想用重金礼聘赛鲁班?”张清问道。

“不止是赛鲁班,还有这里的工匠。更为确切点说吉要送他们一笔横财。”蔡吉自信地说道。

“横财?”张清不解地问道。在他看来蔡吉若是真要在东莱全境推广刚才所说的水车只会费钱,哪儿会有什么横财。

可蔡吉却一甩马鞭纵马大笑道:“是啊。不过此刻天机不可泄露!”

第四十一节 讲武堂

对不起,昨天加班太晚,睡到一点才醒_|||

且说蔡吉回到太守府既没有去大堂院升堂办案,也没有去二堂院办理公务,而是一路直奔自家居住的小院。须知大堂院现在有管统坐镇,二堂院的衙役胥吏以黄珍马首是瞻。故整个太守府蔡吉所能管辖到的范围也只有她目前所住的三堂院而已。更何况对于插手郡府政务一事蔡吉已另有谋划,犯不着这会儿跑去同那些个油滑世故的小吏磨洋工。

“奴婢等见过主公。”小院内铃兰与阿九带着一干孩童匍匐叩首。

蔡吉环视了一番眼前这群孩子。发现或许是换了干净衣服吃了两顿饱饭的缘故,孩子们的气色似乎比昨日好了许多。当然芦柴棒似的身板儿可不是一两天就能补得白白胖胖的。故而蔡吉暂时还没安排他们早间习武,只吩咐铃兰要让这些孩子先养好身体。就眼前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来说,铃兰做得还是蛮到位的。所以蔡吉当即满意地颔首问道:“汝等之中可有识过字,念过书之人?”

蔡吉此话一出,包括阿九在内的诸多孩童都纷纷你看我我看你,露出一脸茫然失措的模样。显然识字念书这一类事离他们实在是太远了。毕竟在这个时代全球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欧洲一些贵族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相较之下东汉的识字率还是比较高的。

可就在蔡吉打算从头教起之时,铃兰倒是及时地叩首回应道:“回主公,铃兰学过半部《急就篇》。”

“急就”顾名思义就是速成的意思。《急就篇》正是由西汉人史游所著的一本速成识字课本。其内容涉及农艺、饮食、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方面的应用字。作者有意识地把许多单字放在一起加以组织,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变成韵语,多数为七字句,这样使人在学习认字的同时还能增长各方面的知识。由于汉朝尚未出现后世赫赫有名的《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读物。所以先秦的《三仓》、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李长的《元尚篇》、扬雄的《训纂篇》和贾鲂的《滂喜篇》等八篇读物便是这个时代的儿童启蒙教材。

而蔡吉在书房翻了半天也只找出一部《急就篇》、一部《三仓》以及一部《九章算术》。相比之下还是《急就篇》生字密度大、更为实用。加之眼下铃兰有表示自己学过,蔡吉当即便拍板决定道:“如此甚好。那从今日起就由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