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盛朝官场上有隐形kpi么……比如不许比皇帝更懒惰之类的?
明慕决定先摸个鱼,省得把好用的同事们都累挂了。
“这个爵位朕打算从内库出,不增加户部的负担。”明慕道。
“陛下多虑了,只一个侯爵,年俸不过几百石,这点户部还能出得起的。”
就算不细算,也知道小皇帝花钱太大手大脚了些。
之前补税便是重重的一笔,听说陛下又杜绝了卖官鬻爵、矿税等,内库一下子没了两个收入大头,花得又多……唉。
这次内阁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绝对不叫小皇帝出一个铜板:“陛下,海外商人的定金即将运到,陛下不必忧心。”
明慕总算应下了。
这次的小朝会还没结束,明慕让人去叫了程掌印,又拿来昨日的奏疏,给众人传阅,道:“程掌印……善于御下,对此类有些心得,这是他昨日的建议,诸位可先看看。”
看完后,倒是一阵沉默。
明慕不免胡思乱想,心道难不成他们不能接受程掌印,乃至无法接受他的意见?
或者说,是文官和宦官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以至于奏疏上的内容不具有普适性?
他看的时候倒是感觉还行……
“陛下。”
传阅完毕后,那份奏疏被送了上去,卜祯道:“臣觉得,内容虽不错,但还是不够严格。”
“程掌印的传言,臣也有所听闻,似乎,要更严苛些。”
他甚至都有点怀疑传言是否为真了。
倘若是真,怎会上奏这种,不痛不痒的奏疏?
明慕:“……别太可怕了我说你们。”
卜祯微微摇头,将奏疏重新奉给帝王。
陛下纯善,甚至太过心软,不够果断。
在管控官员时,多宽和待人,愿意给予激励,而非惩罚。短期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可长远一来,地方官员难免懈怠,仗着陛下的宽和生事!
若那时,再行严法,难免不会心生怨怼,毁坏陛下的心血,想要弥补,要耗费十倍、百倍的精力。
需得此时,找到奖励与惩罚并重,配以专人督管,才能叫盛朝顺利地维持。
明慕将折子拿在手中,正欲开口,阚英轻轻走过来,对他道:“陛下,程掌印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让他进来。”
算了,让写奏疏的程掌印和卜大人说去。
明慕没有贸然地否决。
他没有切身体会过盛朝基层的运作情况钱大人不算,他纯混子了解程度不如卜大人他们,贸然提出想法,指手画脚,反而会弄巧成拙。
干脆看他们讨论去。
明慕决定再不掺和。
程正真进来后,他就将舞台留给他们,自己则是全然地当个看客,预备从两人之间的辩论中学一点东西
直到程正真开口前,明慕都是这么想的。
“卜大人所言极是,这份奏疏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思,臣手中还有另一份。”
明慕:“???”
不是?
事情怎么来了一个超级大逆转?
他对程正真怒目而视:“你故意的?”
故意给出初步构思,若赞同,皆大欢喜,若不赞同,则给出第二份?
“为什么?”明慕有点搞不懂对方的想法。
程正真干净利落地请罪:“卑职欺君罔上,该罚,卑职愿再不入燕都。”
明慕算是看懂了对方一系列操作的目的,张口欲言,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理论上来说,他应该生气的,因为是被他耍了。
可实际上……对方的目的是自我放逐,愿意继续当新任陛下的喉舌。
“……谈完这件事,你就走吧,真是的。”
明慕心情复杂,不想再搭理他,也不想继续参与接下来的讨论:“等结束后,将结果呈上来。”